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世界老龄化的进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从而给经济、社会、环境都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老年人口的总量也最多,我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应对挑战。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具有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因此,解决老年人在环境方面的特殊需求成为本文的研究来源。对于被动式休闲,江南大学设计学院08级徐龙飞的硕士论文《基于被动式休闲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老年人群由于各项身体机能的衰退,不能像青壮年那样参加高强度、高消耗的休闲活动,主要以被动式休闲方式为主。因此,从被动式休闲的角度来探讨适合老年人群生活环境的设计成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老年人群的基本特征与被动式休闲行为出发,探讨了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的行为与环境,并针对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的基础行为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老年人、被动式休闲与环境设计的概念,并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讨论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需求、心理特征与需求、行为特征与需求。通过分析老年人群的基本特征,了解其特殊需求,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环境打下了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行为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被动式休闲与主动式休闲的关系、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的时间及推动因素,对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行为进行了总结,并具体分为散步、交往、视听、坐息、冥想五大基础行为类型。第四章根据老年人被动式休闲行为发生的环境位置,概括为老年居住建筑、步行街道、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其它等五种环境类型。以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行为作为研究视角,具体阐述了能够诱发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行为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第五章主要针对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行为的五种基础类型,从微观层面提出了相对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文章最后,对老年人群被动式休闲环境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