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的联合与协同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突显,我国国防动员力量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单一应对军事威胁,转向平时应对急突发事件、战时应战。职能的转变必然引起相关机构、体制和过程的变革,表现为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向高度联合与协同方向发展。  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现行体系不仅有相似的组织体系特点,更重要的是两者功能上可以互补性。国防动员具有应急功能。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是通过其非军事功能来实现的,即通过充分利用国防动员系统的资源潜力和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优势,遂行应急任务来实现应急功能。现代战争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管理的必须承担国防功能。现代战争对资源的调用不仅数量大、时限短、种类多,而且,现代战争青睐于针对民用设施的破坏,拥有相对高技术优势的强敌总企图通过轰炸敌对国重要经济目标、生命线工程等,制造社会混乱,破坏敌对国战争潜力。这些新的战争样式同灾害事故造成的破坏极为相似。因此,平时应急管理的能力,也是保持战时战争潜力重要因素。  美国和俄罗斯动员与应急管理作为危机事件较多的国家,在长期的应急管理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有益经验,其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经历了很多实践的考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应当充分汲取两个国家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联合协同,形成中国特色的综合权威的危机应对机构。  各级地方政府原有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应急管理委员会并存在的基础上,成立权威集中、统一高效的省、市、县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委员会,并依此建立军地联合的协调办事机构。为减小应急管理的幅度,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的效率。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设置承担特定应急管理任务的机构,负责指导、协调区域应急管理事务。鉴于大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有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基础。主要做法是依托大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地区管理协调中心。  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快捷性来自于参与救援各方力量在行动上的高度协同,其前提是建立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从世界高技术战争发展的趋势和我国近年来抢险救灾的实践来看,未来高科技战争和应急行动,无论规模大小都将是多元力量的整体联合行动。成立权威的联合指挥机构将隶属关系不同、行动场所不同、抢救目标不同、作业能力不同的各种力量统一协调起来,形成整体合力。  有备而来才能临危不乱。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协同各方力量行动,必须着眼协同制订行动预案,把政府和军队对社会各类资源的需求具体体现出来。主要是针对地区可能的各种威胁制订抢险救灾等行动预案。并按照预案的设想组织军地实际演练,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练技能,练应战应急双套本领,既确保军事核心任务的完成,又确保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其他文献
高校后勤工作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原有的后勤体制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
在当代,国家间的竞争取决于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公务员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本,公务员的素质,对于提高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举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在诊疗过程中医、患信息极不对称,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一定的风险性,而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期望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