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优先流是土壤养分和土壤污染物快速迁移的通道,对养分的淋失和污染物进入地下水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农田系统为对象,通过田间染色和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大孔隙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优先流是土壤养分和土壤污染物快速迁移的通道,对养分的淋失和污染物进入地下水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农田系统为对象,通过田间染色和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大孔隙优势流的特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结论: (1)通过田间染色实验发现农田中存在着明显的优先流现象,通过对田间9个剖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田的染色百分比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整体染色面积都停留在20cm左右时,由于优先流的存在使部分地区最大染色深度可达50cm,该试验区的优先流主要发生在40cm以上的土壤区域。另外,由于该农田内的土壤土质具有较高的非均一性,整个土壤大孔隙网络的分布较为复杂,染色百分比有时也会随深度的增加产生波动。 (2)通过对原状土柱和均质土柱的比较,发现原状土柱较早的出现了Br-的穿透,而填充土柱则相对较晚。原状土柱峰值穿透孔隙体积为0.75,均质土柱为2.6。原状土柱水流穿透曲线在溶质相对浓度C/C0=0.5时,其孔隙体积V/V0=0.41<1,由此可以判断原状土柱中存在优先水流。原状土柱中Br-的累积出流量和溶质的整体迁移速度都明显高于填充土柱。优先流的出流量占总排水量的27.5%,而优先流造成的Br-出流量占总出流量的86.9%,说明优先水流造成的土壤中溶质和水流优先迁移的比例远远大于优先流总量在总水流量中所占的比例。其穿透曲线表现为不对称性以及拖尾等特点。通过对NO3-的淋出量的分析,发现NO3-作为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典型化学物质能够在土壤优先流作用下产生优先迁移,迅速的进入土壤底部和地下水中。 (3)人工模拟大孔隙的试验研究表明:大孔隙贯通土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先流,其水流和溶质能够快速的到达土壤底部,穿透曲线表现出快速穿透、不对称、拖尾等特点。而大孔隙不贯通时土壤中的优先流不如贯通情形下明显。
其他文献
作业是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深化.本文着眼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和做题能力,探讨了英语练习题精选精炼的七个原则;设计了精选精炼的操作方法.习题精选精炼体现
什么是作文?作文不是作家的创作,而是中小学生为练习写作而写的文章.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写人、叙事、介绍等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小学作文无疑是学生一生写作
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公认的教学难点.许多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有着较高的难度,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付出多而收获少的形式存在,而且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教学环境、特定的教师队伍中,并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构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且适合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但课本是变化的,课堂是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游戏中的娱乐性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选择良好的体育游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也是具有提升作用的,同时能够积极引
锌-空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转化率、环境友好的特点,其大规模应用受阴极贵金属催化剂的限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多,难降解,极大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环保高效、价格低廉可用于锌-空电池和有机物降解的多功能催化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杂原子掺杂,过渡金属活化的多孔碳在多功能催化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将1D纳米纤维与多孔MOF材料相结合,引入过渡金属和杂原子制备多功能催化复合纳米材料
在Ti6A14V(TC4)合金表面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磷灰石(FHA)涂层,可以将金属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生物陶瓷良好的生物活性结合在一起,而采用含氟的羟基磷灰石做涂层,则可以有效解决羟
本文主要研究淮南矿区受采煤活动影响下的塌陷区土壤中氮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并对土壤中养分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塌陷区土壤的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文章结合ArcGIS9.2中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影响深渊,对世界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现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遗忘或淡忘,尤其是现在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