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对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进行法医学和法学两方面的质量评价,寻找影响鉴定结论质量的相关因子,构建法医学与法学的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影响尸解鉴定的各种因子予以分析,提出完善和健全尸体解剖鉴定质量的合理对策,从而为法医学鉴定机构提高鉴定质量服务。【材料和方法】从2002年9月15日至2005年12月31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接受委托的全部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案例共计4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尸体解剖437例,排除19例。符合法学评价纳入标准的案例201例。首先按照编号、委托单位、死者姓名、送检材料、鉴定要求、鉴定结论、鉴定结论的类型、死亡类型、证据来源、支持证据、不足证据、不支持证据,对每一个尸体解剖案例进行摘要,并用ACCESS2003建立数据库。选择若干指标,确定其权重,对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2002—200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尸体解剖鉴定案例按等级赋分,转换为SPSS数据后进行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寻找其统计学意义。再对相关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评价尸解鉴定质量的法医学和法学评价模型,并分析影响鉴定质量的相关指标。【结果】法医学和法学质量评价对比:法医学评价平均得分:88.70±8.11;法学评价平均得分:92.84±2.39;平均得分比较,用t检验,得出:t=-7.291,P=0.000,两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法学评分高于法医学评分。分析发现:影响尸解鉴定结论质量的法医学指标首先是基础性的尸体解剖工作,包括尸体解剖方案的设计、尸体解剖的记录情况、相应的实验室检验和法医病理学诊断;其次是法医学鉴定人对科学原理的运用,包括鉴定分析以及根据分析而得出的鉴定结论;此外委托主体是否适格与案情的了解也影响鉴定书的鉴定质量,而健全的档案管理亦有利于鉴定质量的提高。影响尸解鉴定结论质量的法学指标首先考虑的是规范的鉴定文书,用适当的检材与科学原理的运用而对鉴定结论的合理阐释,以及推理方法的正确利用,使鉴定结论可理解并排除不利因素;尸解方案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尸解操作过程与有关规则、标准是否符合;此外,法学评价还重视尸解鉴定的委托主体是否适格。【结论】高质量的尸体解剖鉴定受制于:规范、适格的委托主体进行的委托;鉴定人知悉权的有效保证;尸解方案与过程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并满足具体个案的尸解要求;鉴定文书的制作应当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和准确无误;鉴定检材应具备真实性、相关性、客观性和合法性;科学原理和理论应当具备可靠性、可检验性、错误的可证实性,并能为同行复核;此外,独立的鉴定人制度是鉴定人负责制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2018年的Gartner安全与风险管理峰会上,知名分析师Neil Mcdonald发布了2018年度的十大安全项目(Top10 Security Projects).推出这些顶级技术的目的也是供客户方的信息安全主
在骨科手术中,由于患者部位不同,进行体位护理的方式也各不同。本文从分析骨科手术体位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患者健康恢复创造优质的环境。
目的从细胞水平研究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TGF-β1的影响,探讨灵芝多糖拮抗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TGF-β1分子从而治疗黑素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灵芝多糖处
本文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观察,以现实空间话题句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制约句子描写、叙述、说明等不同表述方式的条件,认为这些条件主要是句中的时间成分、述语、修饰语,而这些成分
片状铝粉具有优异的光反射性能,为了达到通过光反射来提高光催化性能的目的,本文开展了在片状铝粉表面负载光催化剂的研究。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光
自2015年,国务院及各部委多次出台政策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以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在我国逐步展开。笔者将从管廊项
目的分析超纯透析对长期深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及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采用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治
随着报业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社规模日益扩张,报社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就要报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分析领导干部优良思想政治素质在其政治领导中的意义和作用 ,探讨培养领导干部优良思想政治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提出正确评价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路方法。
本文认为税务风险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社会声誉,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税务风险内控已经成为大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