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场三维结构光离焦投影混合编码测量与系统实现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ya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光测量技术因具有测量速度快与精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3C电子制造产业中各种复杂微细元器件的检测。但由于传统结构光测量技术中投影仪存在非线性Gamma效应和最高帧率只有120Hz,且相机与投影仪需精确同步等缺点,限制了结构光测量精度和速度。为此,本文深入开展结构光测量技术研究,提出基于离焦投影的混合二值条纹编码解码算法、相机与投影仪高速触发和离焦系统参数标定等相关算法,在保证测量精度下提高三维测量速度;面向大尺度多个视场测量需求,提出点云快速拼接算法,并开发实现三维结构光离焦投影测量系统。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深入调研目前结构光离焦测量方法和多视场点云拼接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有二值编码方法、相位误差补偿与展开算法、离焦系统参数标定算法和点云快速拼接算法进行对比及总结,明确高速高精度的结构光离焦测量方法与点云快速拼接中存在关键难题;(2)针对结构光离焦测量中高速与高精度矛盾问题,在二值条纹编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在低频阶段使用SBM条纹和高频阶段使用改进SD条纹的混合二值条纹编码方法,并在频域与相位误差分析基础上建立该混合二值条纹的相位误差数学模型,提出在包裹相位阶段进行误差补偿的相位展开算法,在保证测量精度前提下加快投影二值条纹速度,实现高速高精度的结构光离焦测量。(3)针对普通商用投影仪存在非线性Gamma效应和投影帧率低等缺点,提出利用可编程投影仪代替普通商用投影仪,研究可编程投影仪高速触发模式,设计以相机同步触发可编程投影仪方式来实现高速投影;针对离焦测量系统标定难及精度差双重问题,确定基于可编程投影仪离焦方式来分析相机成像模型和可编程投影仪的离焦成像原理,提出采用张正友标定法和基于带有误差补偿的混合二值条纹实现相位映射来对相机和可编程投影仪进行高精度标定。(4)针对多视场三维点云拼接效率低、拼接精度差等难题,提出基于精密运动平台的多视场点云快速拼接方法;先通过基于统计学滤波法去除离群点和基于体素格滤波法对点云进行降采样,实现点云预处理以避免影响拼接精度;针对基于精密运动平台的点云拼接存在错位问题,提出基于两坐标系投影角实现精密运动平台与测量平台标定,通过角度补偿实现高精度点云快速拼接。(5)基于上述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结合C++编程语言、Open CV图像处理库和PCL点云处理库等工具包实现各项算法功能模块,并基于Qt图形界面应用程序开发一套可实现点云快速拼接、高速高精度的多视场结构光离焦测量系统。通过测量若干实物来验证本文所提方法和系统功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利用凹槽标准块测出离焦测量系统的测量速度与精度。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代RGB-D相机的兴起,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同时获取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立体图像处理。现阶段,立体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
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1、金催化1-烯-4,9(10)-双炔酯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含有双环丙烷结构的四环癸烯以及四环十一碳烯类化合物;2、金催化1,4-烯炔酯氧化脱氢异构化环化合成3,5-
随着工业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中的大型机械装备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海量运行数据,通过运行数据快速高效地分析提取装备故障信息,并借助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对故障类型的有效诊断和预测,有效降低由于装备故障带来的停产损失或人员伤害事故,已经逐渐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业设备本身特性,其产生的数据往往具有非平衡、高噪声等特点,并且随着设备运行数据的不断增多,设备故障诊断模
法医临床鉴定系司法鉴定的重要业务,近年来在各类诉讼中的司法适用越来越频繁。法医临床鉴定对司法工作的辅助作用愈加凸显。法医临床鉴定作为法医类鉴定的分支,随我国司法鉴定整体制度的改革发展而确立发展。法医临床鉴定这一概念由司法部于2020年5月明确提出,法医临床鉴定制度尚在不断完善之中。鉴于法医临床鉴定的专业性,其司法适用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分析法医临鉴定的特殊属性为逻辑起点,发现法医临鉴定制度存在的
语音增强是针对语音传递中经常遇到的噪音干扰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噪音削弱、语音强化的方法。而在语音识别的时候总会有各种或多或少的背景噪音夹杂在语音中。那么语音增强就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转型的重要时期,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和
实时嵌入式系统在经济、军事和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同时,对其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容错是保障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本文以提高实时嵌入式系统的
移动端到移动端(Mobile-to-Mobile,M2M)通信近年来由于其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和智能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
模型预测控制(MPC)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提出以来,因其具有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等三大环节,适用于时滞,约束,耦合,多变量等复杂过程,在石油,化工,电力,航空航天,冶金
砂石料的日益短缺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各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数量庞大且再利用率低的工业废弃土占据大量的场地空间,甚至造成环境污染。论文依托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的科研项目,展开工业废弃土应用于公路工程基层底基层中的室内试验研究,最终验证了经过固化处理后的工业废弃土可以应用于公路基层底基层中。论文针对山东枣庄某地区两处工业废弃土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展开应用常规土壤固化技术处理工业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