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税体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新一轮“营改增”财税体制改革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估”营改增”对其的财务影响,有利于为政策冲击影响部门经济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借鉴,拓宽相关领域的研究范畴。本文以“营改增”为例探究”营改增”对金融行业财务的多维影响,文章从“营改增”的政策内涵出发,基于“营改增”的政策演变历程及特征与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健壮,构建了“成本-效率-风险”三维理论分析框架,立足“内涵特征-发展现状-机理分析-影响测算-影响路径-影响成效与问题-优化对策”的研究论证思路,从税收负担、财务效率、财务风险3个方面科学评估“营改增”对商业银行财务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1)“营改增”在制度保障、生产成本、内部分工协作与交易费用等方面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具有贡献作用,同时带来了转型发展震荡的冲击。(2)“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在银行业中的减税效果明显。其通过直接影响、间接影响2种方式,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的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发票管理、供应商管理产生影响,继而影响中国工商银行的税收负担。(3)2006-2017年中国工商银行财务的超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营改增”对中国工商银行效率的影响呈现波动性特征,2016年呈现抑制作用,但2017年效率提升作用明显,效率上升幅度达到153%;影响方式包括数量影响与质量影响两种形态,“营改增”通过良性循环机制与波动提升机制,发挥了时序效应与累积效应,施加转型期效率损失与发展期效率提升的利润双刃的影响。(4)“营改增”实施后中国工商银行的风险水平控制在中等水平,且呈上升趋势。“营改增”通过影响传递式与跳跃式2种影响方式,通过影响中国工商银行的业务结构、运营成本、内部控制与资产质量等,对其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赢利性风险与市场风险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其财务风险综合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强化税收管理,实现银行财务的转型发展;优化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银行财务趋利避害;健全业务发展体系,夯实银行财务发展根基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