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具有显著特色的当代文化载体。作为传播文化、加强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电影交流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先锋。而字幕作为电影中跨文化交际的载体,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 字幕翻译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翻译模式。基于字幕的时空限制等特点,字幕译者需要准确把握译语观众的认知环境,提取最具关联的信息。对于一些文化信息的传播以及暗含意义的表达,译者同样需要准确的结合原电影的意图与译语观众的期待,为目的语观众提供最充分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这些恰恰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不谋而合。关联理论把翻译看做是源语、译者与受者的一种三方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提出了人类交际行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以及“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认为翻译应当让受众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最大关联和实现最佳关联与交际意图。 因此,本文以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观为理论框架,对华语大片《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进行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字幕译者在对拟翻译信息的选取上,应遵循最佳关联原则。译者还应该充分考虑译语观众的认知环境,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为观众提供能用最小处理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的相关信息,以符合目的语观众的期待,实现原电影的交际意图。 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目的。第二章对字幕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字幕翻译的限制性因素进行阐释。第三章则是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回顾了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观的主要观点,为下一章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阐述了字幕翻译与关联理论的结合,并对个案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关联的角度下进行分析,提出翻译策略,指导翻译实践。最后一章即总结部分,指出关联论指导字幕翻译的可行性,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