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颜色是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花色苷作为呈色物质影响着酒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研究发现花色苷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我国西部产区处于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纬度,气候条件适宜,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种植的优质优势产区,但所酿葡萄酒颜色浅、易老化、不稳定。试验选取美乐(Merlot)酿酒葡萄,在转色期叶面喷施MeJ,采样分析不同时期MeJ对葡萄果实理化指标的影响,利用HPLC-MS检测分析葡萄皮中花色苷物质含量的变化,对比分析MeJ对花色苷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成熟后采收并酿成葡萄酒,分析MeJ对各处理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及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选择其最佳喷施浓度,为应用外源MeJ提高葡萄花色苷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美乐酿酒葡萄生长成熟进行,葡萄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逐渐升高,成熟时略有下降,总酸含量逐渐下降,pH逐渐升高,且不同浓度MeJ处理后表现出了一定差异;总花色苷含量从转色期开始大量累积,并持续升高,但成熟时略有下降,MeJ处理后在生长成熟的各个时期,总花色苷的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显著(p<0.05)升高,其中10mM处理后总花色苷最高。2.用HPLC-MS检测出葡萄果皮中共有20种花色苷物质,与葡萄糖结合形成单糖苷,其中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最高。花色苷总量持续上升,到成熟时略有下降;10 mM MeJ处理后花色苷总量在各个时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单体花色苷与乙酰化花色苷的变化趋势、差异性与花色苷总含量一致,但经MeJ处理后的香豆酰化花色苷积累的时间提前;3’5’-取代的花翠素类花色苷增长较快,处理后含量显著性升高,3’-取代的花青素类花色苷大量积累时间较迟,且MeJ处理后,前期含量出现了显著差异,而后期差异不明显。3.花色苷合成酶PAL和UFGT经MeJ处理后在短期及长期采样的结果中都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且长期采样果皮中酶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HI在短期采样结果中只有在72 h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长期采样结果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DFR在短期内差异不显著,后随成熟,活性上升,差异显著,到后期下降,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花色苷含量与PAL、UFGT呈显著正相关。4.经MeJ处理后的葡萄酿造的干红葡萄酒,酒精度、总酸、pH在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与颜色有关的指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酒中检出23种花色苷,10 mM MeJ处理后在多种花色苷含量都表现出显著差异,花翠素类花色苷在处理后提高显著,花青素提高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