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PICC带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PICC自我管理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探讨同伴教育能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入院的并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入同伴教育。具体措施:1.根据同伴教育者纳入标准选出4名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后进行同伴教育活动。2.患者置管后第一周和第三周安排同伴教育活动,包括培训式同伴教育活动和口口相传式同伴教育活动。3.患者置管后一个月采用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PICC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测量;根据PICC并发症诊断标准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4.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和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率和构成比(百分比)比较用卡方(χ2)检验,两样本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文化程度组成上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实验组(157.93±9.864)高于对照组(130.23±14.945),总体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得分统计分析,实验组在维度1“日常导管维护”、维度3“导管管理信心”、维度5“信息获取”、维度6“带管运动”和维度7“带管日常生活”这5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度2“维护依从性”和维度4“异常情况处理”两个维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知识掌握问卷调查结果经卡方检验得出有8项条目,分别是1、10、11、12、20、21、2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实验组2例(6.67%)低于对照组8例(2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PICC带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2.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PICC带管患者知识掌握程度。3.同伴教育能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4.同伴教育模式值得于PICC带管患者健康教育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