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中的氨氮是指以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2011年我国将氨氮污染物新增为“十二五”污染减排水环境约束性指标之一。过量的氨氮不仅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还对水生动物产生毒害,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易于辨识,易于采集,栖息地固定,生命周期长,资源丰富,所以常被用做监测环境污染物的指示物种。本文旨在研究弧边招潮蟹对氨氮的耐受性,同时研究了盐度对其存活与摄饵的影响,为探究利用弧边招潮蟹监测氨氮污染提供基础资料。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设置0、5、10、15、20、25、30、35、40共9个盐度梯度(每个盐度梯度30只蟹),进行盐度对弧边招潮蟹存活和摄饵影响的试验。结果发现,盐度渐变时,盐度5~205d后蟹存活率100%,盐度0~35蟹能摄饵,盐度5~10摄饵最佳。盐度骤变时,盐度5~205d后蟹存活率100%,盐度0~30蟹能摄饵,盐度5摄饵最佳。(2)在pH8.09、水温28±1℃、盐度5条件下,进行了氨氮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蟹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对头胸甲甲宽小于1.5cm、1.5cm、1.5-2.5cm3个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蟹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7.28、71.49和90.57mg·L-1,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为3.71、5.61和7.11mg·L-1;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73、7.15和9.06mg·L-1,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为0.37、0.56和0.71mg·L-1。结果表明,氨氮对弧边招潮蟹的毒性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3个生长阶段弧边招潮蟹对氨氮的耐受性大小次序为:头胸甲甲宽1.5cm至2.5cm之间>甲宽1.5cm>甲宽小于1.5cm。(3)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了不同氨氮质量浓度环境(0、2.62、10.47、20.93mg·l-1)和处理时间(1、3、9、18d)的组间差异,研究氨氮胁迫对弧边招潮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的血细胞总数(THC)在氨氮胁迫的第1、9、18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第3天,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低浓度的氨氮胁迫在短期内可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但高浓度的氨氮胁迫会抑制其活力。丙二醛(MD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不同浓度的氨氮胁迫使MDA增加速度不同,浓度越高,MDA在蟹体内累积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