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西—昌德工区营城组、登娄库组沉积相类型丰富,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该地区沉积相、亚相、微相进行更为细致地研究,为气田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及油气资源量的评价提供了保障。紧密结合徐西—昌德气田营城组、登娄库组已有的地层划分方案,认真分析研究区的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利用区域地质资料、测井、录井以及岩心资料和地质剖面等资料,在此基础上,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目的层位重新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营城组、登娄库组地层划分成了9个短期旋回。除营城组一段外,研究区其他各组段均有多物源的特点,又以西北中央古隆起为主物源。在此层序划分方案基础上,结合物源方向分析结果,完成了徐西—昌德气田营城组、登娄库组沉积相及沉积演化的研究。对徐西—昌德气田营城组、登娄库组沉积时期各相带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精细刻画。营一段发育为火山岩相,其中又以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两种亚相为主,分布范围相对较大,溢流相分布范围较小;营四段先后发育有扇三角洲相以及湖泊相,以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为主,未见有前三角洲亚相,继而发育湖泊相,以滨浅湖泥为主,登四段和登三段时期研究区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河床和泛滥平原两种亚相;登二段时期为曲流河沉积,主要发育有河床、堤岸、河漫和牛轭湖四种亚相。依据此沉积演化过程,结合构造演化特征,最终完成了徐西—昌德气田营城组、登娄库组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为研究区油气的下一步生产勘探开发以及储层评价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