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政策模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信管制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和政府计划的中介,一直以来充当着垄断性产业的价格调节器作用。传统上对电信管制的研究多从经济视角,做市场均衡的价格分析。随着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管制中的电信技术特征凸现,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从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研究视角入手,探讨了电信技术管制的选择性特征,电信技术选择管制是从管制政策的角度对电信技术的市场化加以政策调节的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管制政策除了具有价格调节器的作用外,在技术管制方面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相关的历史经验分析与数理检验也同时证明了上述观点。 本研究采用动态的历史分析法、数理分析与仿真技术以及规范分析法,对电信技术选择管制进行了理论剖析、模型建构、系统仿真与相应的实证数据检验,并结合中国电信市场的实际给出对策建议。 电信技术选择管制是对电信技术管制的选择性分析。对于迅猛发展的电信技术而言,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理论上说,电信技术选择管制政策框架的建立,是一个具有国际前沿性的政策理论问题,已经引起包括荷兰在内的发达国家学者,以及ITU(国际电信联盟)的高度重视。从实践上讲,无论移动技术的3G、技术集成的NGN、还是“三网融合”等电信技术都面临着被选择、以及如何选择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建立这种管制政策模式的现实意义更是显而易见的。 当今的信息传输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所掌握,电信技术作为主要的信息技术之一面临着同样的境况。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处理国内市场对信息传输技术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时刻提防来自发达国家的“信息战”的威胁。这种两难境况使得发展中国家既不能因噎废食,又不能盲目乐观,以数量见成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前瞻性的制定先期发展规划?是急功近利、以数量见发展,还是以技术的质量发展带动技术的数量发展,进而彻底改变发展中国家的电信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本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完成了从概念框架建构、理论命题推演、系统控制分析、控制模型仿真等一系列探索性研究。传统上对电信管制的研究多从经济视角,做市场均衡的价格分析。随着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管制中的电信技术特征凸现,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研究以历史分析的方式,在考察技术管制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历史分析表明,电信技术选择管制作为一种管制政策形式,在政策实践中是存在的,有其现实合理性。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政策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不同的国家在政策模式上各有其特点:美国模式以法律建构为特征、欧盟模式以跨国一体化为特征、新西兰模式以业务市场放松为特征、东亚模式则以政府主导为特征。 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控制模型与仿真支持了理论命题和系统控制分析的研究结果。以电信技术的外部性特征作为系统控制模型的边界条件,技术扩散与技术选择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系统控制模型的仿真中得到支持。投资机制分析通过政策实践、理论推演和经济模拟分析证明,电信技术选择管制对于相关的管制政策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在一定的政策调控下,这种作用的显著性增加。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贯穿始终。合理处理理论、政策、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政策形式来源于实践,并将最终指导实践,指导实践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加以实施。针对中国的电信市场现状提出了政策协调、政策设计框架和未来趋势与展望。
其他文献
首先,本文回顾了精仪公司四十五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该企业组织结构的沿革。分析了精仪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其次,本文通过对精仪公司的SWOT分析、企业
本论文主要就关联规则挖掘在电信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首先论文提出了移动业务单维关联规则挖掘应用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有益于发现不同的增值业务之间的关联性。使用了两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作为物流的重要分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快递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
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利用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其投资规模巨大,并且对其他投资有引导性,因此一直是国内外工程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国为改善对其管理效果,对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进行了代建制改革,提倡现代工程管理方法,然而各种问题仍层出不穷,代建制管理中存在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分析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参建主体间的利益诉求及博弈过程,并基于此优化项目管理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技术变革的步伐日益加快,技术进步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对技术创新也愈发重视。但是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低转化是制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