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收集到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其中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总结出该病的高发体质,从而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进一步预防、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可借鉴的中医学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以临床问卷的方式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体质类型进行详细记录,按照年龄分为20-39岁、40-59岁、60-80岁三个组别,并运用办公软件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结果:1.本次课题收集的16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5例,约占样本总量的34.16%;女性患者共106例,约占样本总量的65.84%;男女比例约为1:1.93。经卡方检验后分析得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2.本次课题纳入病例年龄范围在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45±13.344)岁,其中20-39岁共有33例,40-59岁共有78例,60-80岁共有50例,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0.5%、48.45%、31.05%。经卡方检验后分析得出40-5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P<0.05)。3.受累半规管中,后半规管患者有118例,约占样本总量的73.29%;前半规管患者为2例,约占1.24%;水平半规管患者为32例,约占19.88%;多半规管患者共9例,约占5.59%。4.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顺序分别为气虚质37例(23%)>痰湿质35例(21.7%)>气郁质21例(13%)>血瘀质20例(12.4%)>阴虚质18例(11.2%)>阳虚质17例(10.6%)>湿热质8例(5%)>平和质4例(2.5%)>特禀质1例(0.6%)。5.体质类型与性别分布具有差异性,气虚质在女性中分布大于男性(P<0.05),而痰湿质和湿热质在男性中分布大于女性(P<0.05)。6.体质类型与年龄分布具有差异性,平和质多见于20-39岁年龄组,气虚质和阳虚质多见于60-80岁年龄组,而痰湿质则多见于40-59岁年龄组。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发于女性,年龄以40-59岁为高发。在受累的半规管中,以后半规管居多,其次为水平半规管、多半规管和前半规管。本病的高发体质类型是气虚质和痰湿质。另外,本病体质类型的分布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