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在西北荒漠地区不仅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而且也是重要的饲用经济植物。柠条豆象(Kytorrhinus immimtus)、柠条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和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是朽柠条种子的主要害虫。格局与过程是生态学的重要范式,过程产生格局,格局作用于过程。若要正确理解格局与过程的关系就必须认识到其依赖于尺度的特点,即尺度效应。尺度效应是景观生态学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在宁夏盐池高沙窝选择荒漠景观下人工种植的柠条林地,样地面积200×200m,按照l0m×10m的小样方,在每个小样方内随机摘取30枚柠条豆荚(重复3次)。进行室内剥检及人工饲养实验,统计柠条种实害虫数、寄生性天敌、豆荚、豆粒的受害率等,在20×20m至200×200m共19个面积梯度下,研究随着取样尺度的变化,柠条种实害虫数、为害率、寄生性天敌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探讨柠条种实害虫、寄生性天敌的空间尺度效应。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柠条种实害虫数量及为害率的空间变异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通过建立19个面积梯度,对柠条种实害虫数量及为害率拟合建立了与取样尺度的函数关系,结果发现,柠条豆象的数量及为害率随取样尺度增加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在10000m2时数量及为害率最低。柠条豆荚螟的数量及为害率随取样尺度的变化变化不明显,数量分布较为聚集。柠条种子小蜂的数量及为害率随取样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5000m2时最大。(2)柠条种实害虫的天敌多样性及物种数的空间变异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在19个面积梯度下,利用种-面积关系中的幂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分别进行种-面积关系拟合,并利用AIC(赤池信息准则)值对拟合结果进行最优模型检验,结果发现逻辑斯蒂模型的AIC值最低,为最优模型,在随面积增大的过程中,物种数及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且在5000m2时物种数最大,说明柠条种实害虫寄生性天敌对尺度的变化有依赖性。(3)柠条种实害虫-天敌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基于地统计学,研究不同尺度下柠条种实害虫-天敌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通过对地统计学中的块金值、变程与基台值随取样尺度变化研究,发现柠条豆象数量、柠条种子小蜂数量、三种柠条种实害虫数量及柠条种实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数量呈现显著尺度效应,柠条豆荚螟数量对尺度依赖性较小。柠条种实害虫-天敌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其空间随取样尺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寄生性天敌对三种种实害虫均有一定的追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