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亟需大力推进与之匹配的高效、高品质、多功能显示材料的研究。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因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可调的发射光谱、高缺陷容忍度及良好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亟需大力推进与之匹配的高效、高品质、多功能显示材料的研究。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因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可调的发射光谱、高缺陷容忍度及良好的单色性等优点成为新一代最具潜力的显示材料之一。然而,其化学稳定性差、固态显示应用时光子自吸收严重及固溶体组分显色性差异、合成方法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品质显示领域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进行了以下工作内容的研究:(1)以介孔氧化硅(m-Si O2)为微型反应器,通过介孔微反应原位生长合成了小尺寸Cs Pb Br3(CPB)纳米晶。结构稳定的m-Si O2拥有规则有序的孔道结构,Cs Pb Br3纳米晶能够有效快速的生长在m-Si O2的孔道内,通过纳米晶与网状孔道结构之间的链接提升其化学稳定性。利用微反应器介孔结构有效隔离纳米晶降低自吸收,提高其光子效率,由于m-Si O2的通道折射率低和透射率高,有效降低了纳米晶发光在介孔内部的损失,与无m-Si O2保护的纳米晶相比其发光提升了44.7%。同时,以Cs Pb Br3/m-Si O2(CPB/MS)复合材料制备柔性显示器件连续工作性能有明显的提升。(2)通过机械化学法,在室温及无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在15 min内获得了光学性能优异的Cs Pb X3(X=Cl,Br,I)纳米晶粉体,其发光范围可覆盖408-682 nm。同时获得了结晶良好的Cs3Sb2Cl9、Cs3Sb2Br9晶体,Cs Pb Br3/Ti O2异质结、Eu3+,Mn2+掺杂的Cs Pb X3纳米晶及Cs Pb X3:Mn2+的柔性荧光显示薄膜。与Cs Pb Br3纳米晶相比,Cs Pb Br3/Ti O2异质结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Ys)提升了56.9%,热稳定性提升了2.8倍。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来源于生物学领域的分数阶Keller-Segel(KS)方程组的适定性和来源于电流体动力学领域的不可压Navier-Stokes-Poisson-Nernst-Planck(NSPNP)方程组局部光滑解的
噻吩类有机共轭荧光材料具有性质稳定、结构易修饰、易加工、光电性能优异、环境友好和生物相溶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有机光伏电池、传感器、有机光敏化电池等有机光电材料的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提出,海洋工程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海洋工程结构处于海洋强腐蚀环境,并且在受力作用下更容易加剧腐蚀,导致其承载力和耐久性下降。本文研究的活性瓷釉(ch
有效地构建糖苷键一直是糖化学家的长期工作目标。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种各样具有优势和劣势的糖苷化方法已被开发出来。但糖苷键的合成仍没有统一的公式,复杂的寡糖合成
珊瑚共附生细菌是珊瑚共生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珊瑚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和多变的环境扰动增加了珊瑚的生存压力,打破了珊瑚共生微生物功能体的平衡,特别是一些
铁路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大、安全性高、运价低、适合长距离运输等特点,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近年来,运输市场竞争加剧,给铁路货运经营带来巨大挑战。在市场竞争中,货运运价制定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占比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虽放松了对铁路货运运价的管制,允许铁路运输企业在一定浮动范围内自主定价,但铁路货运的竞争力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仍然落后。因此,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铁路货运运价,提升铁路货运的
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例如CrN和TiN)具有出色的机械,摩擦和腐蚀性能,可以改善工件的表面性能并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与传统的单层涂层相比,纳米多层涂层由于优越的综合性能而得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重叠综合征(OS)的诊断、筛查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该项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住院患者中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130例。入选者均行肺功能测定,以及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按照OSAHS诊断标准,以及COPD诊断标准,将入选者
目前常见的海水淡化技术有反渗透、蒸馏、电渗析等,相比之下,以双电层电容(EDL)为基础的电容去离子技术(CDI)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率以及无污染的新型淡化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等金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稳步推进。在信息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传统金融系统已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数据累积,相关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层出不穷。随着系统的升级改造,必然会带来频繁的数据迁移问题。数据作为支撑金融行业业务的重要基础,旧系统使用过程中累积的大量历史数据,对于升级后的新系统具有继承和使用价值。历史数据迁移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成为系统升级和数据迁移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