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用电需求增长迅猛,输电网的输送能力和规模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能力的直流输电系统成为我国能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考虑到特高压线路系国家电网的骨干网架,电网运行方式复杂,一旦投入运行,则很难对其进行停电检修。因此,开展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对保障特高压输电线路持续、安全、稳定供电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8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检修困难的现状,提出了两种±800kV输电线路典型带电作业方法(吊篮法及档外荡入法),验证了两种典型作业方法合理性,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8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行安全综合评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关参数,针对带电作业工况进行力学分析,确保带电作业过程中工器具的可靠性,并系统研究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典型带电作业方法步骤,提出±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电场方式。2)研究±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典型带电作业方法步骤,总结不同型式铁塔在使用不同作业方法时的典型作业位置,并根据带电作业危险率理论,计算不同典型作业位置安全距离及组合间隙的带电作业危险率,分析作业路径的安全性。3)基于有限元原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带电作业方法典型工作位置的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并建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电位转移电流进行分析,同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相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及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带电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4)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以带电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素质、技术设备条件及安全管理等因素为主体的递阶层次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带电作业安全评价等级,分析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危险因素,并针对贵州宾金线±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进行了安全评价,为±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