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酒酿造工艺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立足于利用湖北省柑橘资源进行加工,以期获得高品质的柑橘酒。通过对最适宜酿造酵母的筛选,柑橘汁澄清工艺参数,主发酵工艺参数,原酒澄清技术,产品稳定性实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1)从柑橘自然发酵液中分离17株酵母,首先进行试管发酵初筛,结合菌株的起酵时间、发酵速度以及发酵结束后产香情况,初步筛选出产酒精能力较强和产香较好的酵母菌4株。进一步通过三角瓶发酵复筛,得到起酵早、发酵能力强、产生酒度较高、残糖较低、感官评价较好的酵母菌GJ-17。特性研究实验表明该酵母能适应的生长温度和pH值范围广,耐酒精能力高。 (2)果胶酶对柑橘汁处理的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果胶酶用量为0.08g/L以上、温度为30℃~40℃、pH为3.0~4.0时,果胶酶对柑橘汁澄清处理的效果较好。进行单因素基础上的正交实验,确定果胶酶处理柑橘汁的最佳澄清条件为pH3.0、果胶酶用量0.10g/L、温度40℃。在此果胶酶澄清工艺条件下对柑橘汁进行澄清,不需要预先对柑橘汁进行过滤离心,就能得到较好的澄清效果。 (3)通过对柑橘酒发酵工艺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柑橘酒前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7%、装液量80%、pH3.6、SO<,2>添加量为100mg/l,发酵温度为15℃~20℃。前发酵酒静置在10℃~15℃下密封存放2~3个月的后发酵,能使酒质更加醇厚完整,稳定性更好。 (4)通过各种澄清实验,发现皂土和壳聚糖的澄清速度快,澄清效果好,是比较理想的澄清剂,但考虑到成本的因素,选择皂土来作为柑橘酒的澄清剂,最佳添加量为0.3%,澄清时间24hr以上。 (5)发酵酒的稳定性实验表明,柑橘发酵酒存在蛋白质的不稳定性,向发酵酒中添加0.30g/L的皂土可以消除蛋白质的不稳定性。 (6)最终确定的柑橘酒加工工艺为:柑橘→分选、去皮、去核→破碎→榨汁→果胶酶澄清→前发酵→后发酵→澄清→过滤分离→调配→装瓶。
其他文献
新型能源汽车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中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新型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
以1,3,5-三苯酰基苯(TBP)作为电子受体,1,8-二甲基咔唑(DmCz)和1,3,6,8-四甲基咔唑(TmCz)分别作为电子给体,合成了两种新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BP-DmCz和TBP-TmCz.热重和差热
电解质作为二次电池离子传导的重要介质,对于提升二次电池循环稳定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局部高浓度电解质是指在高浓度电解质中加入“稀释剂”,形成盐的
钛合金由于比强度高、耐腐蚀、耐热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结构效益高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激光焊接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效率、高精度、操作方便等优势,而且所得焊缝窄、成形
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能够合成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探究海洋真菌Thraustochytrium PUFA的生物合成途径,本课题从Thraustochytriumsp.FJN-10中克隆到了PUFA合成相
基于单分子定位的随机光学重构超分辨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光学成像方法,可用于尺寸小于光学衍射极限的生物结构的超清晰成像,为在单分子层面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寻找精准的治
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及民用工业领域,存在大量不同形式的管材及不同类型的内表面,如何实现这些内表面高效、高精度成形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薄壁管材内增量成形工艺是通过
对药是2味药物的配伍形式,角药是将3味中药合理配伍.金宇安老师临证强调顾护脾胃、调畅气机,重视气血同治、阴阳平衡,处方擅长使用对药、角药,以达到药简力专、提高疗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