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1年我国最早的两只基金-武汉证券投资基金、深圳南山风险基金的开篇之作,到1998年规范化基金-基金开元、基金金泰的正式设立,到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基金的首度发行,到2005年商业银行开始涉足基金业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再到2006年基金首次实行封转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基金行业一百多年走过的历史,投资品种日益丰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环境逐步规范。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在规模上、结构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只基金的具体表现都还是有所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其表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呢,那又如何才能综合而全面的评价一只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呢?这些疑问即是本文所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本文在梳理概括了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后,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最终选择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基金收益、基金风险、基金风险调整收益、基金费用、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基金的资产配置度、基金规模等七个指标对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44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2006年到2012年7年间的业绩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单从个别指标来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风险、风险调整收益、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都是不理想的,从因子分析法来综合分析,基金的投资收益、基金的规模、基金经理人的择时能力、基金的资产配置以及基金的风险五大因子涵盖了原来指标93.28%的信息,基本能够涵盖影响基金绩效的所有因素,其中基金的投资收益对基金绩效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基金的规模、基金经理人的择时能力、基金的资产配置以及基金的风险因素。在文章最后,本文在结合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