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保护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可持续发展两个重要内容,两者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江苏制造业对地区生产总值长期维持在50%左右,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处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型时期。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在发展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同时,工业及建筑工地污染物排放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政府治理污染的力度也随之加强。与此同时,由于资源和环境压力带来的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产业竞争力不高的问题,增长缺乏后劲,有效供给不足,制造业规模庞大而实力不强。根据外部性理论和创新补偿理论,实施适度的环境规制措施是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和利润率的关键途径。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与江苏振兴实体经济的战略息息相关,更关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型的实现进程。从环境规制角度出发,探讨环境规制强弱下的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建立起环境规制对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分析框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江苏环境政策,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实现制造业绿色发展。本文从制造业环境规制程度的视角出发,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和环境规制发展及特征分析,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江苏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从整体上描述分析样本期内重度污染行业和中度污染行业的环境规制的演化趋势和特征;第二,制造业整体及不同类型行业的竞争力分析,估算重度污染行业和中度污染行业的利润率和索洛余值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比较分析重度污染行业和中度污染行业两者间的生产率差异;第三,环境规制程度与江苏制造业竞争力变化的关系分析,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建立产业竞争力模型,对环境规制的成本弥补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进行分析。本文选用2003-2015年《江苏统计年鉴》中的制造业下属的两位数代码行业的数据,主要结论有以下三点:第一,江苏制造业环境规制水平在2010年呈现分水岭状态,2010年以前,制造业环境规制强度处于放松态势,在2010年以后环境规制措施逐渐严格,且重度污染行业强于中度污染行业。第二,中度污染行业和重度污染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率分布存在差异,江苏制造业的利润率在2011年达到峰值,之后波动幅度较大;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趋势,整个考察期内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不同类别行业之间的生产率和利润率存在显著差异。第三,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和“成本弥补效应”对不同行业作用力度不同,发现环境规制与重度污染行业竞争力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对中度污染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率的影响为负,验证了创新补偿效应和成本弥补效应的同时存在。根据所得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实施针对不同行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措施,完善环境政策;第二,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化;第三,鼓励企业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