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探讨符合肝移植UCSF标准的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的应用价值,比较其与手术切除治疗在治疗效果、总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性,为微波消融联合TACE在肝癌治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274例符合肝移植UCSF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TACE+MWA组(n=129)和手术组(n=145),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处理数据,使得两组研究对象的多个特征变量总体上达到均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治疗效果以及匹配前后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数目、HBs Ag阳性率、是否符合米兰标准、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方面有着显著差异(P<0.05)。经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处理后共有128例患者纳入研究,TACE+MWA组和手术组各64例。TACE+MWA组所有64例患者均接受消融前TACE治疗,TACE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49例患者接受1次TACE治疗,13例患者接受2次TACE治疗,有2例患者接受了3次TACE治疗。在TACE治疗1周~4周后行MWA治疗,64例患者共104个肿瘤病灶,有101个病灶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7.1%,其中≤3cm病灶完全消融率为100%,3~5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为96%,大于5cm的病灶完全消融率为78.8%;手术组64例患者102个病灶手术切除后病理报告显示均达到R0切除,完整切除率为100%。并发症方面TACE+MWA组出现1例肝脓肿,1例腹腔积液,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1%;手术组患者出现2例腹腔积液,1例严重出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7%(P=0.648)。肝功能方面,治疗后1天TACE+MWA组患者的ALT为179.3±72.6,AST为158.4±68.7,手术组患者的ALT为226.1±89.2,AST为213.8±76.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远期生存率方面,匹配前TACE+MWA组129例患者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5%、80.6%、55.8%,手术组共145例患者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5%、85.5%、71.7%(P=0.006);TACE+MWA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9%、35.7%、15.5%;手术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8%、53.8%、37.9%(P<0.000)。匹配后TACE+MWA组64例患者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8.5%、85.9%、68.9%;手术组64例患者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5.3%、84.4%、73.4%(P=0.603);TACE+MWA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8%、32.8%、15.6%;手术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51.6%、29.7%(P=0.047)。按照肿瘤大小进行亚组分析,其中TACE+MWA组肿瘤病灶≤3cm患者共30例,大于3cm共34例;手术组患者病灶最大径≤3cm患者29例,大于3cm患者35例。当肿瘤最大径≤3cm时,TACE+MWA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0%、73.3%;手术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5%、86.2%、79.3%(P=0.640);在无进展生存率方面TACE+MWA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7%、50%、26.7%,手术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9.3%、58.6%、41.4%(P=0.292)。当肿瘤最大径大于3cm时,TACE+MWA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1%、82.3%、64.7%;手术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3%、82.9%、68.6%(P=0.735);而在无进展生存率方面TACE+MWA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9.4%、17.6%、5.9%,手术组1年、3年、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3%、45.7%、20%(P=0.022)。结论:TACE联合MWA治疗符合肝移植UCSF标准的HCC患者有着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以获得和手术切除治疗相当的远期生存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手术切除治疗相比于TACE联合MWA治疗有着较好的无进展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