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而居住层面的矛盾依旧凸显,居住问题仍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但其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新区的开发建设需要调整转型,新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也日益受到重视。不管是从发展现状还是未来趋势来看,开展城市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研究都势在必行。但目前在城市新区层级上的居住满意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将展开城市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研究,以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为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提升提供建议,也为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现状,确定了城市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潜变量,构建了居住满意度模型和观测变量体系。其次,进行重庆市城市新区的选取、问卷的设计和预调研、问卷的修正和正式调研,然后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功能进行模型的拟合修正和检验分析,得出城市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及其相应的原因。主要结论为:1)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交通出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对居住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住房条件、社区环境、配套设施、交通出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2)居住满意度对居民抱怨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居民忠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抱怨对居民忠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对于不同新区类型的群体,配套设施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不同住房类型的群体,社区环境、配套设施、交通出行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结合对城市新区居民居住满意度的研究分析和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现状,从提升住房条件和社区环境质量、加强公共配套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社会环境、完善抱怨和投诉的处理机制四个方面为城市新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的提升提供了建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正在迅猛发展,互联网促进了供给方的产品服务创新,拉动了需求方的消费潜力,传统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就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转变其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一系列的价值链经营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创造利润和价值的过程。不同类型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价值链增值模式来获取盈利,有的将价值链中某一环节进行拓展,实现增值,有的将价值链的上下游相衔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堂教学中的生生、师生交流、动态生成特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反馈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多起来了,学生正
很多选择平面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到了大学,甚至到了大三还不知道自己的专业要学习什么知识、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怎么可能学好这个专业呢?于是就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以后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不要再迷失方向,浪费了大学的美好时光。  一、选择平面设计类专业之前,要了解的内容:什么是平面设计?主要学习那些课程?毕业后做什么?  我国平面设计类专业的名称有很大差别,有历史留下的装潢艺术设计、也有
<正>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实施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议
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确保学生在涉外交际活动、业务活动中能应用英语展开正常口语、书面交流。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