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实习生对护士角色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这期间学生对专业角色--护士的认同程度影响角色的转变,影响专业素质的形成和专业角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护理本科实习生在承担社会职责之前对护士角色的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者、临床教学管理者在专业教育方面有所启示,对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队伍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了护理本科实习生对护士角色的认同状况和特征,分析实习期间影响护理本科生护士角色认同的相关因素,根据认同程度和影响因素为护理实践教学及专业发展提出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在山大齐鲁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实习的全部共5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与结论是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护士角色认同程度达到中等水平,本科实习生对护士角色的认知、情感、行为趋于积极。本科实习生与同期实习的专科生比较,专科生护士角色认同程度高于本科生。 本科实习生的个体特征如入学时的志愿状况、就读学校的属性、来自家庭背景条件、家长是否支持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对护士角色认同有影响,但是,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在实习环境多重因素作用下,其个性特征对护士角色的影响不再有统计学意义,学生个性特征与实习环节影响因素有相关关系,因而被其代替,随着临床实习的进展,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对角色的认同与把握在不断的变化,入学初期个人、家庭因素的影响通过实习环节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提示教育工作者应适时的、持续的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实习期间学生认为“带教老师”、“病人反应”、“带教方法”与“护理管理”是影响护士角色认同的“非常重要影响因素”,“医院设施环境”、“前期理论教学”是“重要影响因素”。 实习环节各影响因素对学生护士角色认同的作用,依次为“带教方法”、“病人反应”、“医院设施环境”、“护理管理”、“前期理论教学”、“带教老师”。各影响因素对护士角色认同各纬度的影响强度不同,“带教方法”对“领导能力”的影响作用最大,“病人反应”对“灵活性”、“技能”的影响作用最大,“护理管理”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最大,“带教老师”对“沟通交流”的影响作用最大。各影响因素对护士角色认同各纬度的影响范围不同,“带教方法”、“病人反应”、“医院设施环境”对各纬度均有影响,“护理管理”对“技能”、“满意度”有影响,“前期理论教学”对“领导”和“满意度”有影响。“带教老师”只对“沟通交流”有影响。了解各影响因素对护士角色认同影响的作用不同,为护理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提供借鉴。 建议: 1、全方位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1)从入校到毕业实习全程进行,针对性的实施专业教育。 (2)从校内教师到临床带教老师全员参与,言传身教塑造学生的护士素质。 (3)从认知、情感、行为全面角色培养,正确对待病人对护理的反应。 2、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1)认真选择教学基地, (2)培养临床带教师资队伍, (3)完善临床带教方法, (4)优化临床带教环境。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都知道,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兴趣,进一步阐述了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学科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校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在具体进行教学实践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
近年来,“粉丝文化”日益盛行,“粉头”作为明星网络粉丝社群的核心,发挥了“意见领袖”的功能,并与明星营销方形成合谋.本文以多个明星“粉头”为例,分析“粉头”在明星网络
摘 要 分层强化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指导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训练,分层主要是指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如课前预习,课前小测,课堂新授过程中的提问、实验、讨论,课后联系实际式的复习记忆方式,采用练记结合、活学活记等各种有利于学生记忆力强化和知识保持的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一步步将外在的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知识的保持。  关键词
女子高校是女性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办学模式,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对我国女性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女子高校的学生管理作为女子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学位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观察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表内乘法,表内乘法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三四年级转型阶段对乘法的意义产
实验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液膜流量下,饱和温度对R134a在水平光管外降膜蒸发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液膜流量较小时,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着液膜流量的增大迅速增大,
摘 要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是小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性质方面来看,大课间活动属于体育教育的一个部分,提高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丰富程度以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花样跳绳是传统体育运动的一种形式,将花样跳绳与小学大课间活动进行整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还能为阳光体育理念在小学范围的渗透提供动力。本文就推广花样跳绳进入小学大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