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游离MNs正常的PPGL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临床和病理学的角度探究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Metanephrine and Normetanephrine,MNs)正常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s)患者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临床非典型PPGLs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89例PPGL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统计患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率,24小时尿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血浆游离MNs的水平,肿块的增强CT及核素显像特征,肿块的病理类型、大小、恶性率;分析其中163例肿块单发的PPGLs患者的肿瘤酪氨酸羟化酶(TH)及嗜铬粒蛋白A(CGA)的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根据术前血浆游离MNs的检测结果分为MNs正常组(组1,血浆游离MN与NMN都正常)和MNs增高组(组2,血浆游离MN、NMN至少有1个增高),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MNs正常的PPGLs患者24例(MNs正常组),增高的患者165例(MNs增高组)。MNs正常组患者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阵发性的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症状≥2项,体重下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增高组(P<0.05);MNs正常组患者24小时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相对增高组降低,尤其24小时尿去甲肾上腺素仅是增高组平均水平的1/6(p=0.001)。两组肿瘤CT增强结果均以明显不均匀强化为主要特点,轻度均匀强化、轻度不均匀强化、明显均匀强化及明显不均匀强化四种增强形式的发生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块核素显像的阳性率和核素显像术前诊断PPGLs的敏感性相似(P=1.000)。MNs正常组及增高组均包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伴髓质增生、组合型嗜铬细胞瘤四种病理类型。两组PPGLs肿块总的恶性率、肾上腺肿块的恶性率、肾上腺外肿块的恶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块平均大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Ns正常组肾上腺肿块与增高组相应肿块的平均直径分别为3.83cm和5.42cm,前者明显小于后者(p<0.05)。CGA在MNs正常组与增高组PPGLs肿块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7.2%,TH在上述前后两组的表达率分别为90%和100%。结论:血浆游离MNs正常的PPGLs患者存在下列临床和病理特点:1)患者儿茶酚胺过多分泌导致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2)患者24小时尿儿茶酚胺水平较低;3)增强CT上明显不均匀强化以及核素显像阳性为PPGLs肿块的主要影像学特征;4)血浆游离MNs正常的多数肾上腺PPGLs肿块较小;5)大多数PPGLs肿块CGA及TH阳性表达,存在极少数恶性副神经节瘤TH可能阴性表达。
其他文献
作为天然、高效、低毒、实用型防霉剂———纳他霉素已广泛用于食品、饮料、水果、肉制品中。由于纳他霉素主要对霉菌及酵母有抑制作用 ,对细菌无效 ,而在各种饲料贮藏期间细
研究目的:分别构建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经脾注射肝转移模型及盲肠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结肠癌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研究方法:将处于
明嘉靖时期,祥瑞现象大量出现。虽然臣民献瑞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目的却具有高度一致性。总体来讲,宗室和高层官僚献瑞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中下层官吏和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2%,其中尿路上皮癌占95%以上。在1981年我国泌尿外科学会成立时,20个省市自治区报告5503例膀胱肿瘤,尿路上皮肿瘤446
闸口是外贸集装箱码头重要也是唯一的进出门户,根据《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要求,外贸集装箱码头必须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限制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mycin)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人肺腺癌A54
为研究不同基料对蚯蚓生长与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设6个基料处理组,试验Ⅰ组为牛粪组,试验Ⅱ组为鸡粪对照组,试验Ⅲ组为100%荞麦皮,试验Ⅳ组为100%玉米芯,试验Ⅴ组为60%荞麦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内毒素暴露与棉纺工人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
目的:检测并比较胃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浆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分析胃癌代谢物的特异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患者和健康人清晨空腹血液标本,包括胃癌32例和健康人20例,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人体的生命和健康。虽然对癌症的治疗有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方法,但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