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肾超微结构及Ca<'2+>浓度变化的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信息动态学是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阵地之一。目前国内外对离体器官的体外存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钙超载对离体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问题上,而对诱发离体器官早期损伤的主要因素细胞水肿没有足够重视。 本文承接本实验室一贯的研究思路和成果,采用自行研制的脉动式低温灌流系统对离体肾脏进行连续灌流,并运用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结合显微摄影、酶活力测定、钙离子荧光染色等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体外长期存活的肾脏的超微结构与功能,尤其是钙离子对缺血再灌注肾脏离体长期存活中的损伤作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研究发现,离体肾在人工生命维持系统中,经过120小时的连续灌流后,经ATPase活性测定,仍然保持良好活性,但已开始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经电镜反复观察损伤乃是主要来源于组织水肿的机械损伤所致,而钙超载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该过程中并非主导因素。经过调整灌流液配方,可以延缓细胞损伤出现时间和缓解损伤严重程度。相对肾小球等其他肾组织而言,肾小管是肾脏中较易产生损伤的结构。低温连续灌流可以对离体肾脏组织的肾小管结构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故可以认为对离体肾脏的长时间灌注和存活而言具有单纯的低温保藏不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电镜研究结果显示钙超载在离体,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进一步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X-射线微区分析的结果显示,低温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钙离浓度升高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源性的钙库释放,而且这些钙库主要位于内质网等处。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示:内质网上可以被普鲁卡因选择性阻断的内质网膜Ryanodine受体系统所介导的钙离子释放可能为该过程中钙离子的主要来源。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发现,在低温适应10分钟至15分钟这一段时间内,钙离子释放的速度逐渐变缓。本文认为这一变化与钙离子动态分布的调控阻力增加,钙释放减弱以及荧光染色剂的淬灭效应等原因均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应该着重指出,但这时钙离子浓度及其微量、缓慢变化无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出来。这表明细胞损伤是多因素的,若控制钙离子超载,细胞损伤可以得到缓解和改善。 如何延长离体肾脏的低温存活时间和减少离体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许多基础生物医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的研究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离体肾脏的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手术通知单单独增加缝针清点记录表格并进行分类记录同时将术中缝针按分类记录的数目进行分类清点,以完善术中缝针的管理.方法:选择 2019 年 12 月-2020年1月在我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已经进入到了稳定、快速发展的全新阶段,可以说,各行各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大大推进了信用体系的构建.在某种意义而言,卫
公立医院政工工作整体素质应当如何提升,使之与新医改相适应是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目的:检测大理市部分常见塑料包装食品双酚A含量,分析各类食物受双酚A污染的来源,为科学选购食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大理市市售常见食品样品共65份,采
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效的识别和处理危险因素,从而达到规避安全风险,实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科学管理方法.由于医院内部人流量大,疾病种类多,对于免疫力相低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产品所面对的环境变得复杂多变,传统的通用处理器和专用集成电路很难满足高性能和高灵活性的需求。可重构处理器因其能效比较高、运算资源丰富、互连形式灵
毛壳菌是防治许多植物病害的重要生物防治菌,虽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毛壳菌生物活性容易受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自然界中例如风、雨等因素能够影响毛壳菌在植物表面的附生能力,使毛壳菌不易在植物上定殖产孢;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伤毛壳菌孢子,使其丧失生物活性;环境中复杂因素会使生防活性物质氧化降解,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毛壳菌生防效果的发挥。为了找到适合毛壳菌杀菌剂的剂型,保护毛壳菌的孢子活性,延长毛壳菌活性有效
为了研究微重力(即失重)条件下生殖系统的变化,以求对人类在失重条件下产生的生理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该实验采用尾部悬吊(后肢去负荷)模型来模拟微重力对鼠类生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