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研究。此后,许多哲学家、文学家以及语言学家对隐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出了启发性的研究。近几年,在有关隐喻的诸多理论中,由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一直是学术热点。语法隐喻最早由韩礼德提出,之后很多学者包括韩礼德自己将其进一步发展。尽管许多学者对语法隐喻进行了研究,但他们并没有就语法隐喻的定义和分类达成一致意见。此外,韩礼德和马丁在语法隐喻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大多与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有关,后人对语法隐喻功能的研究及用于特定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的研究也很少见。就新闻语篇的分析而言,方法众多,包括批评语篇分析和传统语类分析等,然而对新闻语篇中特定语法现象的分析却不多见。本文试图以社论和短新闻作为研究对象,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新闻语篇进行研究。这些社论和短新闻全部摘选于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之所以选择新闻语篇作为分析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的语篇特点与语法隐喻的存在有紧密的联系,有待探索;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新闻语篇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帮助大众科学地对待传媒提供的新闻信息。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文希望验证语法隐喻在以社论和短新闻为代表的新闻语篇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同时探究语法隐喻是如何在新闻语篇中发挥作用的。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不含引言)。引言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一部分主要回顾了诸多学者对语法隐喻理论和新闻语篇的研究。首先,回顾了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理解,继而回顾了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其中包括中国语言学家。最后讨论了本论文选择新闻语篇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因,并阐述了新闻语篇的特性及诸多学者对新闻语篇曾做过的研究。第二部分对语法隐喻的分类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对所收集的新闻语篇进行分析的切入点。同时,本部分介绍了与语法隐喻相关的理论,即语域理论、礼貌原则、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以及衔接理论。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语料的来源、收集方法及分析方法,而后对语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新闻语篇的语法隐喻特征及其具体的语法隐喻形式,从而揭示了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重要作用。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创新点所在。以往对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分析大多是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来进行的,很少从语篇隐喻的角度进行分析。语篇隐喻在隐喻的研究中是比较新的一个领域,特别是新闻语篇中的语篇隐喻研究还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为此本论文对新闻语篇中的语篇隐喻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经实例分析证明及所得数据显示,语篇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确存在。它通过五种方式,即元信息、语篇照应、内部连接、协商结构和隐喻性主位来实现。这五种方式在建构语篇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不仅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简洁易懂,而且让读者觉得文章更加衔接与连贯。由此可见,对新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分析可以超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而延及语篇隐喻。对语篇隐喻的分析可以为新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对语篇隐喻的研究可以不断深化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从而为完善语法隐喻理论奠定基础,并启示语篇隐喻在其他语篇中的分析。最四部分,即最后一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总结并得出了尝试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