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城内已建多层住宅更新问题初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t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物质形态都发生了超乎想象的巨大变化。住宅也不例外。虽然作为城市住宅的主体,但20年前城市更新留下的多层住宅也正面临着新一轮改造的命运。对于南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问题更加复杂。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更新,特别是城市住宅更新已经无法再采取大拆大建的野蛮粗放模式。我们需要一种更为务实有效的方法,去延续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维持社会的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 论文选取南京老城内的已建多层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论文首先从南京老城已建多层住宅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出发,对社会转型中的老城多层住宅现状做了一个总体的分析,而后通过对研究过程的纪录,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实证性的具体描述和分析,获得了一套评价南京老城已建多层住宅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认为住宅形象与环境恶化的深层原因在于管理的缺失。最后,针对前面的问题分析与结论,对目前的老城己建住宅的更新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包括物质环境的改善,以及社区建设管理方面的措施等。 全文共约4万字,插图41幅,表格4幅。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的确立了一套以公房为主、以计划方式运作的城市住宅体系,它的影响深远,时至今日,许多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都需要到这种住宅体系形成的时代去寻找答案。本
八旗制度对中国清朝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八旗营房建筑直接反映了八旗制度在建筑方面的影响。 从全国范围来看,八旗驻防城的形制特征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
当前中国城市滨水区建设正在快速进行,然而城市滨水建筑设计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城市滨水区的秩序混乱.对现状问题进行研究之后,该文作者提出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设计者对以
论文通过实证的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北京旧城保护与改造制度结构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本质是什么?北京旧城保护与改造制度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实现其功能?北京旧城保护与改造制度
本文从研究建筑评价的主体入手,分析建筑形式美评价的过程就是欣赏主体审美心理活动主观上产生判断的过程.本文首先通过探讨建筑形式美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其作用,明确了形式
购物中心在中国的出现较晚,大众对它的认识尚存在不少误解,因此本文首先对购物中心及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然后分析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的研究背景,包括社会经济状况
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探讨体育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指出静态的设计观念与生活的动态发展及体育馆使用需求的动态演变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体育馆使用问题的深层原因.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群众健身热情不断高涨.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纷纷向社会群众开放.社会化已经是目前高校体育场馆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
利维奥·瓦契尼是瑞士一位有着四十余年执业经历的建筑师、提契诺学派早期实践活动的核心人物,不仅经历了瑞士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成长发展过程,并以自身严谨而又独具特色的建筑
论文运用城市社会学理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旧城居住区改造的历史和中国旧城居住区改造的实践分析指出,北京旧城平房住宅区大部分居民的社会阶层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并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