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改良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modified anatomical retroperitoneoscopic adrenalectomy,MARA)与传统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anatomical retroperitoneoscopic adrenalectomy,ARA),探讨MARA手术入路的优势,分析MARA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9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其中行MARA治疗的有48例,行ARA治疗的有46例,统计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平均术后住院日等相关参数。其中MARA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再分为A、B、C三组:A组16例(第1~16例),B组16例(第17~32例),C组16例(第33~48例);而ARA组由我科其他具有同等年资和经验的术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日等参数的差异;并分析MARA组手术例数与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在内的围手术期参数的相关性。结果:9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MAR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27±1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0.96±13.42ml,平均术后24h后腹腔引流量为26.46±12.13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2.60±0.54 d。AR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72±16.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43±14.33ml,平均术后24h后腹腔引流量为57.78±31.83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4.83±1.68 d。与ARA组相比,MAR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A组随着手术例数增加,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缩短(∣r_s∣=0.82,P<0.01),术中出血量(∣r_s∣=0.95,P<0.01)、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r_s∣=0.94,P<0.01)显著减少,术后住院天数(∣r_s∣=0.16,P>0.05)无明显变化。其中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9.37±3.98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75±5.63min,C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69±8.85min,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之间分析,结果提示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6.88±3.4ml,B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0.81±0.75ml,C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5.19±4.04ml,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之间比较,结果提示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为40.75±5.98ml,B组平均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为25.75±2.75ml,C组平均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为12.87±1.5ml,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之间比较,结果提示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2.81±0.54 d,B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2.44±0.51 d,C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2.56±0.51 d,经过单因素方差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后发现A、B、C三组及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ARA相比,MARA更安全、有效,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后腹腔引流量均可显著减少。初学者经过约16例MARA后,手术时间可以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经过32例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可达到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