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是集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和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竞争力,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四化同步”战略打造示范平台。因此,系统地研究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对加快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应用增长极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位理论、系统工程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河北省农业资源优势、园区建设的总体现状、主导产业、主要发展模式和功能几方面研究了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首先,把农业科技园区看作一个系统,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园区系统的内生与外生因素,从园区内部建设规模、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劳动力资源和产业融合几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内生因素及其重要性,从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市场环境、当地劳动力资源等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外生因素;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京津冀资源比较优势,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影响;再次,分析当前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在科技水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园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利用专家评分对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益进行主观评价,得出了园区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产业带动等能力分别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影响程度,通过计算综合矩阵,得出科技创新、基础建设、产业带动的权重分别为:0.4214、0.3203、0.2583;最后,根据河北省科技厅的园区监测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实证分析了河北省6个已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益情况,并通过建立灰色关联模型验证了上述层次分析模型的结果。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与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从京津冀要素流动、三产融合、提高科技水平、可持续发展、完善制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义,采用了多种分析评价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综合研究,得出了提高综合效益的投入指标权重。对河北省六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验证了层次分析模型的结果,并据此提出了加快园区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