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延迟分集的协作频谱感知信息传输方案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总量有限,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频谱的短缺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认知无线电(CR, Cognitive Radio)技术能通过对周围无线电环境的感知,动态使用当前未被占用的授权频谱,从而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为了能及时发现新的可用频谱,即“频谱空穴”、及时退出“频谱空穴”,作为认知无线电的核心技术的频谱感知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协作频谱感知系统中,当CR用户处于多径衰落环境中时,感知信息的传输效率将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协作频谱感知系统的可靠性。在协作频谱感知系统中,系统感知的可靠性不仅依赖于良好的检测方法,感知信息的传输方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协作频谱感知的信息传输阶段,现有的感知信息传输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感知场景和感知模型选取适当的感知信息传输模型,感知信息传输模型的不同导致信息编码方案的不同,编码设计复杂且灵活性较低。论文针对协作频谱感知系统中CR用户数的不同分析了一种统一的感知信息传输模型,同时结合感知信息的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循环延迟的全分集感知信息编码传输方案。该方案结合预编码和循环延迟技术获取系统的全分集增益,编码设计简单,而且由于具有统一的传输模型,系统的检测模型也统一,灵活性较高,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论文通过分析协作频谱感知系统的特点,将系统中的多个CR用户和融合判决中心等效为“虚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对检测得到的感知信息进行编码传输,有机结合多子载波传输、频域预编码、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循环延迟技术来获取系统的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降低了多径衰落环境下感知信息传输的错误丢失率。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论文研究的全分集感知信息编码传输方案可以降低协作频谱感知系统的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提高了频谱感知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键技术,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实中大量的应用,比如机器人导航,车载视频跟踪等,都与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是眼部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疾病。临床特征为突然一眼视力减退或丧失,时间很短,视力和视野缺损可部分恢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物理层的主要技术之一,受到了来自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在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方面的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又具有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还能够有效的对抗多径衰落,抑制多径传播所造成的码间干扰,在通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调频多普勒无线电定距系统发射调频连续波,通过对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的差频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得出目标的速度信息以及距离信息。调频方式主要包括:正弦波调频、三角波调频和锯
近年来,随着以最新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嵌入式技术和实时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的高速发展,嵌入式视音频服务器也发展成为了视频监控行业的热点。视音频服务器可
在大米品质检测过程中,大米的粒型是区分大米品质最直观的指标,所以很多大米品质检测机构都把大米的粒型作为大米品质检测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对大米粒型的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分辨的相干成像雷达,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可观测带宽和即时测绘带宽较宽、成像不受日照和云雾等气象因素的限制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s(Mobile Ad Hoc Networks)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它是一种无基础设施的移动无线网络,由于其自身的特性,组网容易,不需要基
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结合系统进行动态资源分配可以保证用户公平性,支持多用户的多种业务等级,有效的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吞吐量性能,是第四代移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