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山塞浦路斯型铜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祁连山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VHMS)矿床是主要成矿类型。按成矿环境、赋矿岩石和成矿元素组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大陆裂谷和岛弧环境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Cu(Pb、Zn)VHMS矿床;另一类是与洋壳环境基性火山岩有关的Cu(Zn)VHMS矿床。前者研究较为详细,以白银厂大型铜矿床为典型代表;后者研究薄弱,近年来石居里沟(雪泉铜矿)中型矿床的发现,显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意义和研究价值。 北祁连山与洋壳环境基性火山岩有关的Cu(Zn)VHMS矿床具有典型塞浦路斯型矿床的特征,对这类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表明该类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北祁连洋盆向北俯冲消减造就的弧后扩张脊环境,是伴随大量洋底拉斑质基性火山岩喷发作用,在喷发间歇岩浆流体与海水混合形成的成矿热液体系循环而成的,矿化或成矿部位受海底火山机构制约的裂隙系统和火山地表局部凹地控制,并遭受后期造山作用改造叠加形成富铜矿体。北祁连山目前残存的中晚奥陶世蛇绿岩套的基性火山岩系,是寻找塞浦路斯型富铜矿的有利地质体,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 北祁连山塞浦路斯型铜矿化总体可划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以石居里、九个泉和错沟等矿床为典型代表,东段主要为猪嘴哑吧和银硐沟等矿点。矿床(点)整体表现出:矿体多呈不规则柱状和透镜状产出,并具成层特点,主要表现为上部块状矿石、下部网脉状和浸染状矿石分带特征,围岩蚀变普遍发育;矿石以铜锌为主,少铅而富微量元素;黄铁矿中微量元素显示受热液影响。西段矿体顶部多发育有红色碧玉岩,而东段矿体则上覆有黑色磁铁矿层,显示了东西段成矿环境上的差异。西段石居里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显示气相成分中水的含量较大,液相成分以SO42-和Cl-为主,并且SO42->Cl-,反映了海水特征;东段猪嘴哑吧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中CO2含量较高,显示该区成矿流体为火山热液流体与海水混合特征。东段石居里矿区黄铜矿、黄铁矿中δ 34S变化范围为+4.95‰~+8.88‰,九个泉δ 34S平均值为+6.69‰,西段猪嘴哑吧和银硐沟矿区δ 34S变化范围为-1.55‰~+5.22‰,猪嘴哑吧δ 34S平均值为+3.63‰,银硐沟δ 34S平均值为+2.45‰,表明硫主要来自海水,并有岩浆硫的参与,其中东段有较多的岩浆硫。矿体中Pb同位素研究显示,Pb主要来自幔源,表明成矿金属主要为幔源。来自幔源的成矿物质在火山作用下进入成矿区域附近,并在热水循环作用机制下由深部运移至成矿区域,在原生裂隙系统或局部凹地发生成矿。成矿的主元素在围岩中明显亏损,表明围岩受热液淋滤作用,致使成矿元素在成矿热液中富集而成矿。
其他文献
本文以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es)、地木耳(Nostoc commune)两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蓝藻为材料,开展了大量培养研究。并对葛仙米群体内部显微结构的变化及生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
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西班牙的艺术领域中极少能看到以女性裸体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这与当时的宗教和政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弗朗西斯柯·何塞·德·戈雅·伊·吕森提斯(Franc
如今,虽然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丰富了教学资源,给予了教育从业者更多创新、改进教育方式的机会.但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并没有抓住这些机会,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授课
在最大化电池容量以及最小化电池充电时间方面,锂离子电池充电和系统控制架构已成为当前的重点技术领域。本文首先将探讨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系统以及在充电电压、电池容量以及电
本文自筹资风险的分类入手,对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深入分析,并选择最佳资本结构、科学的筹资方式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企业筹资风险应对的具体措施,期望本文的研究
留置权虽非全新的法律制度,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物权法律制度构建中,有对其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留置权制度设计展开论述。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留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区域结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经验表明,人口郊区化是大城
167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防止欺诈与伪证法》(An Act for the Prevention of Frauds and Perjuries),简称反欺诈法(Statute of Frauds)。反欺诈法在合同领域最早规定在英国《防
免疫乳(Immune milk)是指含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乳汁,能够为机体提供被动免疫保护、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牛初乳是一种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的天然功能性食品资源,
海洋监测技术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预警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海洋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以计算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