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郑单958为试材,于2004~200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大棚中进行。试验设置轻氮、中氮、高氮三个施氮水平,并在苗期设置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三个供水水平。研究氮素营养和苗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形态生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苗期水分胁迫条件导致玉米形态、根系、生理机能上发生一系列变化,并对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产生深远影响。
2、苗期轻度水分胁迫条件虽然造成玉米叶绿素部分降解,光合系统部分受到伤害,但是这种伤害是可恢复的,复水后受到伤害的光合系统被修复,叶绿素恢复到原来水平,玉米经过胁迫锻炼,综合抗性提高,源库关系更协调,运输光合产物的能力更强,导致玉米生物产量、子粒产量较正常供水条件下有提高的趋势。苗期中度水分胁迫条件对玉米造成的伤害超过了玉米自身调节能力的范围,虽然会有一部分补偿作用发生,但是这种补偿作用非常小,不足以使玉米各项生理机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玉米源库关系不协调,减弱了光合产物运输的能力,造成生物产量、子粒产量降低。
3、苗期中度水分胁迫条件表现为对水分的补偿性需求较高,而苗期轻度水分胁迫条件则无明显的需水补偿,所以导致虽然胁迫时中度水分胁迫处理用水量最小,但全生育期比较两种处理无显著差异。
4、氮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正常的土壤水分条件下,也体现在玉米受干旱胁迫后的补偿作用方面,氮素亏缺极大限制了玉米的补偿能力。说明氮素不仅是玉米正常生长发育,也是玉米修复受干旱胁迫伤害组织的重要元素。
5、苗期轻度水分胁迫GYWUE和TYWUE显著提高是包含以上等多种原因的结果。这一结果是由苗期轻度水分胁迫的外界环境变化引发的,由玉米形态改变、体内产生应激反应和代谢途径的改变导致的,由抗性提高保证的,由氮等元素参与的,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