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chitosan,CS),为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天然多糖中的碱性多糖,大量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外壳中,具有无毒、生物黏附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壳聚糖纳米粒是以壳聚糖为基质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级微粒,现已广泛的应用于眼部给药系统中。磺丁基醚-β-环糊精(SCD)为阴离子、高水溶性的β-环糊精衍生物,能与药物分子包合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从而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本文通过制备壳聚糖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交联的纳米粒眼部制剂,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和厚朴酚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2.和厚朴酚磺丁基醚-β-环糊精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3.和厚朴酚磺丁基醚-β-环糊精壳聚糖纳米粒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测定和厚朴酚(HK)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HK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92nm,HK在6.0~3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和厚朴酚磺丁基醚-β-环糊精壳聚糖纳米粒(HK-CS-NPs),考察其表征(包封率、粒径及Zeta电位)及体外释药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法(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HK-CS-NP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纳米粒外观圆整,大小均匀。随着壳聚糖与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质量比减少,包封率由25.49%增加到84.92%,粒径由373.40 nm增加到523.30 nm,Zeta电位由+24.2 mV减少到+19.9 mV。体外释放实验中,HK-CS-NPs呈现明显的缓释效果。采用同体自身对照法,按照Draize试验中的眼刺激评分标准对眼部症状进行评分。实验表明HK-CS-NPs总得分为零分,对新西兰大白兔眼无刺激,能安全的应用于眼部给药系统中。本文通过眼部给药测定房水中药物浓度来评价HK-CS-NPs体内生物利用度,以和厚朴酚混悬液(HK-sus)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HK-sus相比,HK-CS-NPs明显的提高了HK在房水中的浓度,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HK-CS-NPs作为眼部给药系统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