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1/BRD4轴在高糖致胃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中的作用与机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胃癌细胞(体外)实验研究,观察高糖(High glucose,HG,25 m M)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及Pin1/BRD4/NAP1L1/P21信号通路的作用,阐明高糖条件下Pin1/BRD4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体内)研究,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移植瘤胃癌小鼠模型中,Pin1/BRD4对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增殖、转移的影响。方法:胃癌细胞(体外)实验:胃癌细胞分组:Ctrl组(空白对照组,D-葡萄糖:5.6 m M)、HG组(高糖组,D-葡萄糖:25 m M)、Mannitol组(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D-葡萄糖:5.6 m M+甘露醇:19.4 m M)、HG-Shpin1组(高糖-pin1基因沉默组)、HG-Sh NC组(高糖-荧光基因对照组)与HG-JQ1组(高糖-JQ1 10-6M治疗组)。Ed U试验和CCK-8试验检测胃癌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划痕试验测胃癌细胞迁移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WB)与Real-time PCR法测胃癌细胞Pin1、BRD4、NAP1L1、P21以及特异性增殖相关分子PCNA的表达水平;通过胃癌细胞系转染特异性Pin Sh 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慢病毒以及BRD4抑制剂JQ1(10-6M)干预,观察Pin1介导BRD4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作用。动物(体内)实验:选取4周龄裸鼠通过腹腔注射100 mg/kg链尿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各组相对应的MKN45胃癌细胞系通过皮下或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Pin1/BRD4在体内研究水平下对胃癌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动物实验分组:Ctrl组(正常血糖组)、DM组(糖尿病组)、DM-Sh Pin1组(注射稳转Pin1沉默MKN45细胞)、DM-Sh-NC组(注射荧光对照MKN45细胞)、DM-JQ1(JQ1治疗组,JQ1:50 mg/kg)与、Ctrl-Sh-NC组(注射荧光对照MKN45细胞);游标卡尺每隔三天定期测量腋下肿瘤大小;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移植瘤与肺转移情况;血糖试纸(葡萄糖氧化)法测裸鼠的血糖水平;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学特点与肺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in1、BRD4、NAP1L1、P21在组织水平的表达情况,观察特异性增殖相关分子PCNA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体外)实验:(1)高糖微环境可显著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与Ctrl组相比,HG组胃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显著增加;通过转染慢病毒沉默Pin1基因或JQ1 10-6M干预抑制BRD4基因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与HG组相比,HG-Shpin1组与HG-JQ1组胃癌细胞的代谢增殖活性与迁移水平均显著下降;(2)高糖暴露可促进胃癌细胞通过细胞周期G1/S期阻滞点,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并且抑制细胞凋亡,与Ctrl组相比,HG组在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S期细胞数显著增加,并且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抑制Pin1或BRD4基因,能显著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并促进细胞凋亡水平;(3)与Ctrl组相比,高糖环境下可促进胃癌细胞Pin1、BRD4以及NAP1L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并且抑制P21蛋白的表达;沉默Pin1/BRD4基因能够明显抑制NAP1L1的表达,而P21的表达显著升高;与HG组相比,通过JQ1抑制BRD4的表达,P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动物(体内)实验:(1)与Ctrl组相比,各组注射STZ(100 mg/kg)后血糖水平均显著增高;DM组,DM-Sh Pin1组、DM-Sh-NC组、DM-JQ1治疗组之间的小鼠血糖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2)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血糖组(Ctrl组、Ctrl+Sh-NC组)相比,糖尿病小鼠组(DM组、DM+Sh-NC组)肿瘤质量最大且生长最快;与糖尿病小鼠组(DM组、DM+Sh-NC组)相比,DM+JQ1组、DM+Sh-Pin1组的肿瘤质量明显变小并且生长缓慢;(3)小鼠尾静脉肺转移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以及H&E染色观察胃癌肺部转移情况,高血糖能够明显促进胃癌细胞发生转移,与Ctrl-Sh-NC相比,DM-Sh-NC组在注射肿瘤细胞4周后出现了明显的肺部转移;与DM+Sh-NC组相比,DM+Sh-NC-JQ1组、DM+Sh-Pin1组的裸鼠肺部转移显著减少;(4)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血糖组(Ctrl组、Ctrl+Sh-NC组)相比,高血糖组(DM组、DM+Sh-NC组)Pin1、BRD4、NAP1L1以及PCNA的表达显著增高,而P21的表达明显降低;通过抑制Pin1或BRD4,NAP1L1以及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P21的表达明显升高,在抑制BRD4的情况下Pin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1)沉默Pin1或BRD4均可抑制高糖作用下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2)沉默Pin1可抑制高糖诱导的胃癌细胞BRD4、NAP1L1以及PCNA的表达,上调P21的表达;3)沉默Pin1或BRD4均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组织中NAP1L1及PCNA的表达,而上调P21的表达;4)沉默Pin1或BRD4均可抑制糖尿病合并胃癌小鼠的成瘤及肺转移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麻醉手术期较为合适的麻醉处理方案。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择期行食道及胃肠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采用KDIGO标准。本研究使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与术后发生AKI相关的围术期因素
65Mn钢的强度、硬度和弹性等均优于65钢,可用作小尺寸弹簧、锯片和刀具等。65Mn钢中夹杂物对钢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为控制影响65Mn钢性能的主要夹杂物种类和等级,现以65Mn小方坯连铸工艺为基础。利用徕卡金相显微镜在400倍下检测LF精炼进站、出站和中间包处的夹杂物的低倍组织和形状,结合扫描电镜检测可以确定最终影响铸坯质量的夹杂物类型。分析实际生产工艺下65Mn钢的低倍组织及夹杂物级
学位
目的:粗粱-团块型肝细胞癌(MTM-HCC)是一种表现为明显侵袭性的肝细胞癌亚型,与患者较差的预后和生存结局有关。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多期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组学诺莫图模型,用于术前预测粗粱-团块亚型肝细胞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连续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88例,包括32例MTM-HCCs和56例非MTM-HCCs。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3.0T钆贝葡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究Notch1信号通路对人胃癌MKN-45、MGC-803细胞GLUT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Notch1是否能通过GLUT1调控胃癌细胞自噬水平。方法:研究Notch1敲除对胃癌细胞GLUT1(SLC2A1)表达及葡萄糖摄取能力的影响时,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不做任何处理的野生型胃癌细胞;(2)阴性对照组(NC组),阴性对照病毒sg RNA-CON25
目的 本研究首次选择血清尿酸这一生化指标,探讨分析低尿酸血症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队列的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索并随机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共858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组患者共708例,由此建立接受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研究队列。在此队列中,观察有发
纯铁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耐腐蚀性能、导电能力及热性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熔盐电沉积法具有提纯效率高、成本低及易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水溶液电解法的胶状物不易处理等问题,故对熔盐电解法制备铁进行了研究。研究了Fe3O4在Na Cl-KCl-Na F和Na Cl-Ca Cl2熔盐体系中的初晶温度和溶解机理。结果表明:在Na Cl-KCl-Na F-Fe3O4体系中,XNa Cl:XK
医用钛合金因密度小、可加工性好,在骨植入体领域应用广泛。但钛合金也存在临床应用问题,如弹性模量较高,生物活性较低,耐腐蚀性及抗菌性较差,限制其临床应用。因此,制备弹性模量与人体相适应的医用钛合金,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生物活性、耐腐蚀性及抗菌性是医用钛合金研发的主要方向。首先理论设计合金成分,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钛合金试样,通过阳极氧化法在合金表面制备纳米管过渡层,最后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分别制备
目的:探索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自2014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诱导治疗并序贯维
目的:印戒细胞癌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仍是一个值得人们讨论的问题。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印戒细胞癌这一组织学类型对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确定了范围从2010年至2015年所有接受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第三版中的标准编码,将患者分为印戒细胞癌组(编码8490)和非印戒细胞癌组(编码8140)。排除标准为年龄小于18岁,肿瘤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