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耦合的场景识别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t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的增加,同时,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驾和乘坐公共交通比例增加。随着道路上车辆的不断增加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交通事故安全包括生命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交通事故产生的问题和不良影响及后果不容轻视。在分析处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过程中,可以明确发现,在大量交通事故数据信息记录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单个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所记录的数据比较少。多种风险因素之间发生耦合作用,道路交通安全状态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增加事故发生概率,加重了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目前,学者们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耦合的场景识别方面研究比较少,在多风险因素耦合的作用机理和风险耦合度量方面的理论研究有所缺乏。因此,本文将深入探究交通事故中的风险耦合的作用机理,对事故风险进行量化与分析,识别出存在风险隐患的道路场景,利用事故致因理论和风险解耦的思想提出风险控制管理措施,这对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耦合理论,交通事故风险控制理论,定量分析耦合风险的大小等方面的研究,为交通管理提供交通事故风险治理措施的理论依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耦合的场合识别中一些关键理论和方法做了以下研究:
  (1)首先,本文在传统意义风险含义的基础上,定义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的含义,并全面阐述了风险耦合理论。详细阐述了交通事故风险耦合的分类及特征,丰富了风险耦合理论体系。在风险耦合效应和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风险识别的原则,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因素展开辨识分析,确定了以人为因素、道路因素、车辆因素、交通运行环境因素为基础的的四大风险源,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逐一分析其风险特征,总结出各风险源具体的风险指标,建立了交通事故风险耦合二级指标体系。
  (2)其次,本文结合风险耦合理论和耦合原理,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值测度N-K模型,利用实际数据测算事故风险值,客观分析各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耦合作用。同时,以改进的云模型建立风险耦合度模型,探究不同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度值的大小。通过模型定量分析人、车、路、环境间耦合作用的大小,识别出不同类型耦合作用下风险耦合度值,从而识别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场景,总结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耦合规律,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同时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3)最后,本文根据所识别出存在安全隐患的道路场景,结合多因素耦合效应、风险和耦合的度量模型,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和解耦思想,提出了风险的控制目标和相应的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耦合的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交通事故并不是单个简单的风险因素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加关系,在风险因素的耦合作用中,包含风险因素共振、风险因素集中、风险因素放大。因此,要重点减少,甚至消除风险因素间发生耦合作用,阻碍风险因素的耦合,才能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小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铁路运输是煤炭运输的最主要方式,铁路的实际煤炭运量约占全国铁路运输量的70%。一直以来,煤运通道运能紧张,形成以运定产的被动局面。近年来,随着国家产能结构的调整,面向产运销一体化的大物流体系成为发展方向,如何在这种形势下进行运输组织优化研究彰显必要。  铁路煤炭运输与需求方企业煤炭库存之间存在“效益悖反”关系,煤炭需求企业希望在满足其生产需求的前提下能够多频次小批量运输煤炭,从而降低其库存成本,传
CTCS-3级列控系统使用铁路安全通信协议RSSP-Ⅱ来防护信号安全设备之间安全相关信息的交互,其中,协议采用对称加密技术来确保所传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私密性,为此,协议制定了密钥管理机制。通过对该机制的分析,发现该机制在传输密钥和验证密钥的管理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第一,传输密钥受人为干预的分发方式以及长期不变的特点致使该密钥存在暴露的风险,进而会危及验证密钥的安全;第二,密钥管理功能集中
混合动力动车组(HybridElectricMultipleUnits,简称HEMU)能够实现电气化铁路和非电气化铁路间的跨线运行,是市域交通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混合动力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典型样车研制”(项目编号2013BAG21Q00),在完全自主设计,关键技术原始创新的基础上,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HEMU遇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首
学位
可变气门正时(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技术已成为改善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技术,机械驱动的凸轮式配气结构由于凸轮轴的限制,配气参数可调整范围较小。无凸轮式配气技术在理论上能够灵活独立地控制各缸气门动作,改善换气性能。气门的运动规律是应用无凸轮式配气技术的关键,因此,无凸轮式配气型线的优化设计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基于AVL-Boost及AVL-Fire平台搭建了某天然气
当下基于驾驶行为的热点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获取数据的手段主要包括建模仿真、开展实车试验或借助驾驶模拟器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上述研究较少涉及驾驶员在立交区匝道路段的驾驶行为,而匝道路段线形复杂、视距较短、道路宽度较窄等特点较容易引发交通冲突,也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为了探究立交区匝道路段驾驶员的速度行为与驾驶方式间的关系,本文以重庆市内三座不同的立交作为实验对象,采用自然驾驶的手
学位
城市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为城内城间的有效衔接建立了各种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综合枢纽内由于进出城客流信息与城市交通信息的不对等,容易出现某些交通方式拥挤,而其他的交通方式无人乘坐,导致公共资源利用不合理。本文就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内公交调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综合枢纽客流集散特性进行分析,然后考虑主导运输换乘公交乘客与非主导运输换乘公交乘客的需求,对公交发车时刻表以及车辆排班进行优化,考虑乘客的换乘体验和
客货分离道路系统,是指在道路上通过车道分隔的方式,将客车流和货车流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股车流,使得道路上行驶的客车和货车之间不会互相干扰的道路系统。由于客货分离道路系统在通行效率、交通安全和道路建设维护等方面较混合交通道路系统有明显优势,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山地城市快速路客货分离组织技术研究;基于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特性和路网特性,总结了不同道路线形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