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发展,良好的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公民意识将直接关系他们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之后,关于公民意识的研究也越来越被关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起源于西方,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公民的公民意识比较高,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启示。我国的公民教育开展得比较晚,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对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的特点,才能达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民意识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内容,研究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教育经验。进而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措施和意见,希望为培养我国合格的公民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历来就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公共治理领域的一个
在对传统刑事司法体制的诸多弊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形成并发展了一种应对被害和犯罪的完全不同模式,即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制度符合轻刑化、非刑化
建设和谐社区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目标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社区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平台,一个社会要和谐运转,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生活环境
学位
在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后,俄罗斯联邦重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效仿西方国家实行所谓的三权分立制度。但在实际中,它却逐渐形成了“强总统弱议会”的政治体制。作为国家的代表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都给人们原有的思维模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带来了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