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这一切都给人们原有的思维模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带来了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国内外意识形态双重挤压下,导致人们在不同的价值追求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部分人们的信念出现动摇,使得人们的思想状态总体上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只有对多元化社会思潮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正确引导和传播多元化社会思潮,才能使人们保持清醒的政治敏锐力和价值判断力,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观念的渗透。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和战略任务,并且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只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坚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作为引领工作的着力点,积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健康浓厚的舆论环境、建立“引领”长效机制、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方面探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才能有效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