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言论自由的不断延伸和扩展,如今国内外公开演讲己成为传播学术、灌输知识、表达观点等的重要途径,且广泛运用于一些语言类竞赛。如何使演讲更为生动,更有说服力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其中关于美国政治类演说的研究较为广泛与突出,其研究角度也各有不同,较多学者就语用、语义等角度对此类文本进行过较有深度与广度的研究。然而,相关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运用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标记-价值及其架构来探讨此类文本的科学性与说服力。本文尝试将标记-价值理论及其架构的分析运用到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演说的研究中,以期探讨出标记-价值对政治演说说服力的积极作用来启发后继的演讲者。本文作者选取10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具有影响力的政治演说,应用韩礼德的标记-价值理论,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语句,并统计出所选文本中标记-价值架构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对统计数据及实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标记-价值架构内部结构的调整与运用有助于政治演说获得强有力的说服力的。研究发现:1)美国政治演说倾向于运用标记-价值的解码模式来依循从问题到答案的顺序,使语言的理解更为简易;2)美国政治演说多调整标记与价值的序列来运用主动语态,使听众易于顺畅思考与接收演说者的观点;3)美国政治演说在信息传递方面多运用无标记的已知-未知的顺序,使演讲者能顺利引导听众的思绪,层层深入。从标记-价值分布情况的分析到其对美国政治演说说服力的分析,这篇文章体现了一个定量到定性分析的过程,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的过程。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推动标记-价值理论及其架构在语篇研究中的运用,有助于增加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演说的了解,有助于后继演说者习得标记-价值的运用方法以增加演说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