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却始终面临着频谱短缺这一严重问题。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频谱利用率是研究重点之一。提高频谱利用率,除了可以采用QAM调制技术,也可以采用极化波复用技术。采用极化波复用技术时,涉及到在信道中造成的交叉干扰,抵消交叉干扰会用到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本文讨论了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的结构以及相关算法;采用QAM调制技术时,解调一般采用相干解调技方式,而载波同步环路是相干解调不可或缺的环路之一。首先,本文介绍了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的结构与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算法,包括LMS算法、DD-LMS算法和CMA算法。基于DD-LMS和CMA算法各自的优点,讨论了DD-LMS和CMA的切换算法。根据算法的数学推导,用Simulink分别对DD-LMS、CMA和切换算法进行建模,在信道中设定一定的交叉极化干扰,分析比较算法的性能。仿真后,用Verilog实现DD-LMS算法的交叉干扰抵消器,并在FPGA板上进行了功能仿真和板级仿真,调试结果正确。其次,介绍了载波同步环路的原理以及算法。本文主要讨论了载波同步环路的DD算法、极性判决法及二者的切换算法。根据算法的数学推导,用Simulink分别对DD算法、极性判决法和切换算法进行建模,在信道中设定一定的频偏,分析比较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说明,采用DD算法的载波同步环路收敛速度慢,但收敛后,相位误差抖动小,捕获的频偏稳定;采用极性判决法的载波同步环路收敛速度快,但是收敛后相位误差抖动大,捕获的频偏抖动也大;而切换算法具备二者的优点。之后,用Verilog实现切换算法的载波同步环路,对载波同步环路单个模块在FPGA板上进行功能仿真和板级仿真,证明了采用切换算法的载波同步环路可以达到很好的纠正频偏的效果。并对载波同步环路进行系统联合调试,调试结果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