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中XPIC及载波同步实现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HO89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却始终面临着频谱短缺这一严重问题。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频谱利用率是研究重点之一。提高频谱利用率,除了可以采用QAM调制技术,也可以采用极化波复用技术。采用极化波复用技术时,涉及到在信道中造成的交叉干扰,抵消交叉干扰会用到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本文讨论了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的结构以及相关算法;采用QAM调制技术时,解调一般采用相干解调技方式,而载波同步环路是相干解调不可或缺的环路之一。首先,本文介绍了交叉极化干扰抵消器的结构与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算法,包括LMS算法、DD-LMS算法和CMA算法。基于DD-LMS和CMA算法各自的优点,讨论了DD-LMS和CMA的切换算法。根据算法的数学推导,用Simulink分别对DD-LMS、CMA和切换算法进行建模,在信道中设定一定的交叉极化干扰,分析比较算法的性能。仿真后,用Verilog实现DD-LMS算法的交叉干扰抵消器,并在FPGA板上进行了功能仿真和板级仿真,调试结果正确。其次,介绍了载波同步环路的原理以及算法。本文主要讨论了载波同步环路的DD算法、极性判决法及二者的切换算法。根据算法的数学推导,用Simulink分别对DD算法、极性判决法和切换算法进行建模,在信道中设定一定的频偏,分析比较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说明,采用DD算法的载波同步环路收敛速度慢,但收敛后,相位误差抖动小,捕获的频偏稳定;采用极性判决法的载波同步环路收敛速度快,但是收敛后相位误差抖动大,捕获的频偏抖动也大;而切换算法具备二者的优点。之后,用Verilog实现切换算法的载波同步环路,对载波同步环路单个模块在FPGA板上进行功能仿真和板级仿真,证明了采用切换算法的载波同步环路可以达到很好的纠正频偏的效果。并对载波同步环路进行系统联合调试,调试结果正确。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无线接入网架构下的网络建设、运营和升级成本不断增长。为此,中国移动提出了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通过改变网络建设和部署的方式,C-RAN
伴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监测任务之中。监测系统面临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监测
主动探测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目标信号存在于白噪声或者各向均匀同性噪声信号中,此时可以用常规波束形成和常规匹配滤波的方法检测和估计目标。第二类是目标信号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其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盲信号处理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信号处理技术。盲检测是从观测到的信号中检测是否还有通信息号,信号模式识别是从得到的通信信
机载分布式相参射频探测系统作为新一代雷达体制,具有重大的军事应用前景。相比于机载相控阵雷达,机载分布式相参射频探测系统具有探测视场宽、分辨率高、自由度高、抗干扰能
停车是汽车出行过程中的刚性需求。随着汽车出行量的日益增长,停车位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修建的停车场越来越复杂,驾驶员在停车场内找到目的车位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室外停车
无线组播技术可以在同一频段向不同用户同时发送相同数据,从而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并增加系统容量。近年来,对于无线组播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越发热门。尤其是在状态控制、时钟同
在移动通信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和链路质量,基于空分复用的高精度的DOA跟踪成为研究热点。高精度的DOA跟踪在个人定位业务、战场移动通信、雷达、声纳、地震以及语音信
本文所涉及的课题,以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基本印刷包装设备为背景,分析了印刷包装设备对信息化系统功能的需求,根据目前印刷包装行业设备信息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
随着卫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对无线卫星协议报文特征盲分析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协议报文特征盲分析技术在信息获取、网络安全与监控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