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壳属性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多龙矿集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地体板片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北侧,属班公湖-怒江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内多龙矿集区。随着勘查工作的进展,多不杂矿床已经成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具有代表意义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对于多龙矿集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许志琴院士认为多龙矿集区所在区域存在古老的的地壳,即便存在俯冲也是陆缘弧环境,而潘桂棠研究员则认为该区域地壳是新生的地壳,为典型的岛弧环境。本文通过对多龙矿集区32件岩浆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试,将1717个谐和测点归并研究,发现自元古代至新近纪各个时代所形成的锆石均有出现,其中白垩纪形成的锆石最多,说明在白垩纪该地区岩浆活动最为强烈,而元古代和太古代等古老锆石判定为岩浆上侵过程中所捕获的围岩中的锆石,因此可判定多龙矿集区所在区域内存在古老地壳。通过锆石U-Yb、U/Yb-Y图解可判定各个时代的锆石是陆壳锆石还是洋壳锆石,将各个时代的锆石地化数据进行投图,发现每个时代的锆石均以陆壳锆石为主,除侏罗纪出现的洋壳锆石较多外,其它时代只有个别或不存在洋壳锆石,结合陆壳锆石形成时代可判定,多龙矿集区的区域内存在古老陆壳。同时,根据锆石的形态特征推断了区域地壳内酸性、中酸性、中性、中基性和碱性岩体的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厘清了地壳的物性结构,其中广泛出现的各时代酸性岩体同样支持了古老陆壳的存在。基于以上研究,可得出多龙矿集区的若干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陆缘弧)环境。随着多龙矿集区地壳属性及成矿构造背景的厘定,对研究区内及外围的找矿方向也随之改变。多龙矿集区的矿种可能并非斑岩型铜金矿床,区域内钼矿和锡矿的找矿远景巨大,因此该区域内的勘查方向应着重于钼和锡等矿种方向。
其他文献
云南牟定地区位于康滇地轴中南段。康滇地轴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其岩石、地层、构造复杂,历来都是矿产资源研究的重点地区。该区铀矿化类型多样,对于该区混合岩的铀矿化一直是
软件产品是一种具有易复制、易篡改、易散布等特性的数字产品,使得软件盗版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针对软件盗版在我国呈现猖獗势头,软件版权保护技术成为近年来软件开发商和
随着信息产业尤其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所能够获取的信息成爆炸式增长。对于PB级的数据处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机构的日常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当前海量数据处理的主流计算
物玛-先遣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这一成矿带上的矿床具有成因类型复杂、矿物种类丰富等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矿物学研究热点地区。新近发现的拿厅矿床,位于物玛-先遣地
随着航天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器的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有线数据采集方式给航天器的设计、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量的线缆也占用了宝贵的载荷和空间。无线传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信息呈爆炸式的增长,致使传统单机、串行的数据挖掘算法已经无法满足海量数据对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需求。Hadoop云计算技术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技术
当前主流聚晶立方氮化硼(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简称PcBN)产品是由碳化钛、氮化钛和铝等为结合剂与cBN混合均匀,在高温高压下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为降低陶瓷结
第一部分大鼠海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区体积的增龄变化的体视学研究目的:定量研究大鼠从出生后15日龄至36月龄海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区体积的增龄性变化,旨在为大鼠的发育、成熟及衰老过程中海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区的体积变化提供重要的形态定量数据。方法:从同一群正常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中,分别在15日龄、3月龄、12月龄、24月龄及36月龄随机抽选5~6只动物。灌注固定后取出大脑,每组轮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常常使残积土边坡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而受季节性气候因素的影响,边坡土体长期经历降雨入渗和干燥脱湿的循环作用,使得土体状态反复处于
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GPS观测研究成果揭示出了围绕着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存在一个大规模的以鲜水河——小江——奠边府断裂带为东边界的顺时针物质挤出旋转现象。以上结论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