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展业定义为新型的支柱产业。我国的会展经济是在政府主导型会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府主导型会展是我国会展经济的特色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会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政府主导型会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政府主导型会展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政府资金利用率低、定位不准等,影响了政府主导型会展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会展的概念和功能,描述了会展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和政府对其进行扶持和引导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的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情况与德国的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两国在会展管理形式、会展类型、市场规律底线、会展运作团队的专业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应用于政府主导型会展的发展,认为政府应当“服务而非掌舵”,应当发挥类似“混合水阀”的作用,当会展市场发育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时候,政府应当考虑减少对微观层面力量的过多干预,应当逐渐退至幕后,职能也应当相应的转为政策制定、宏观指导、协调调控、提供服务等,在主导与共存的原则下实现各个主体的合作。接下来,本文提出了政府在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定位,以及政府主导型会展的改革创新之路,包括优化政府的角色定位,实现其与其他组织定位的对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培育全国性的会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有效使用政府资源,优胜劣汰;规范市场秩序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应当注意到避免政府角色转型的“一刀切”,并注重可持续性营销策划。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主导型会展和会展经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促进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的发展具有实用价值,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其他会展形式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