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国际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渐在提升,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在WTO多边框架下开展的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却已经陷于停滞状态,为了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市场的全面深化开放,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简称TISA)应运而生。TISA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要深化开放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加入TISA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服务贸易产业市场的高标准对外开放和其他国家服务贸易产业市场的对内开放。我国在目前新常态下面临诸多改革,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更是重大。对比我国与TISA谈判成员方之间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分析劣势与不足,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在服务贸易整个发展过程中做到百战不殆。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背景下研究了我国与22个TISA成员方之间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从而分析对比我国与其他经济体服务贸易在竞争优势上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个人观点与看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对整个文章立意做了相关介绍。本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TISA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综述;阐明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及缺陷和不足之处。第一章研究TISA的成立和发展过程,包括TISA产生历史背景、建立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分析TISA对我国服务贸易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的影响。第三章对比分析了我国与22个TISA谈判主要成员方之间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我国与TISA谈判成员方在各个服务贸易部门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第四章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相关比较分析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加入TISA对我国来说是重要的历史机遇,同时充满了挑战。本文认为一旦我国加入TISA后,应该针对每个成员方的竞争优势和不足,再根据自身服务业发展状况而具体发挥我国之长处,从而为我国服务业发展在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做好积极的、科学合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