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激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已成为水资源科学领域的一个重点与热点问题。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与理论体系。本文首先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等方面回顾了目前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运用TOPSIS法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和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演化进行分析。TOPSIS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来排序,以确定各方案的优劣。该方法在运算过程中对数据分布、样本含量、指标多少无严格限制,且计算简便,排序结果直观、可靠。在对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时,选取了人均供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亩均农田灌溉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GDP、生态环境用水率、森林覆盖率、石漠化面积比重、污径比等评价指标,运用TOPSIS法对贵州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贵州省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地区、黔西南州、六盘水、安顺市、毕节地区。在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演化分析方面,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的理论,从系统演化的影响因子、演化过程的阶段性、演化的非同步性等方面归纳了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特征;运用灰关联熵对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演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有序度减弱,系统处于恶化状态,迫切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控,以遏制系统的恶化趋势。文章最后指出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恶化的原因及改善措施。防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水利投入、提高供水能力,强化节水意识、建设节水社会是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必不可少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