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热性癫痫(Febrile seizure:FS)是指伴随生后6个月到6岁的婴幼儿发热而发生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病理学异常、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全身性痉挛。热性癫痫是小儿期所见痉挛中最多的一种,全世界有2-5%的确诊患者。另外,日本人的发病率约为8-10%,较其他地方偏高。Scnla基因变异与热性癫痫(Febrile Seizure Plus,FS+)有关。某些具有热性癫痫的患者也表现出焦虑,智力迟钝和共济失调症状。这些合并症可能是由癫痫的反复发作,修饰基因或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然而,确切机制尚且不明。因此,本研究采用Scnla基因变异的对热诱导敏感的大鼠,来弄清:1.这些合并症是否也在此鼠模型中表现出来;2.反复热性癫痫发作对Scnla基因变异大鼠脑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使用Scnla基因变异大鼠模型---雄性F344/NSlc-ScnlaKyo811大鼠(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家大鼠生物资源工程),和其同窝野生型雄性大鼠。2、实验动物分为3组:实验组1(G1)为野生型F344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2(G2)为基因变异的F344/NSlc-ScnlaKyo811大鼠;实验组3(G3)为从5周龄起被诱导过热性癫痫发作的F344/NSlc-ScnlaKyo811大鼠。3、在5周龄时诱导G3组大鼠热性癫痫发作5次。4、行为学实验部分:(1)足迹法步态分析以研究基因变异大鼠是否存在步态异常。(2)平衡木实验评价Scnla基因变异大鼠的协调运动及平衡感状况,此实验及上面的步态分析实验均为对小脑功能的检测。(3)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Scnla基因变异大鼠是否存在焦虑等情感障碍。(4)八臂放射状迷宫实验检查Scnla基因变异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5、电生理学实验部分: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效应(LTP)实验以弄清Scnla基因变异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表现是否伴有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相应改变。结果在步态分析和十字迷宫实验中,3组间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平衡木实验中,G2和G3与对照组相比失脚滑脱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在八臂放射状迷宫实验中,G2和G3组的参考记忆错误次数明显高于G1(P<0.05),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同时,LTP实验的结果与八臂迷宫的结果吻合,G2和G3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TP水平显著下降(G1:184.15%±0.23%,n=5:G2:150.40%±0.70%,n=5;G3:152.32%±0.51%,n=6;P<0.01,T-Test)。然而,G2和G3组之间在任何一项实验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F344/NSlc-Scnla基因变异鼠表现共济失调和空间记忆障碍;2.反复的热性癫痫发作并没有使这些合并症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