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CE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发挥着巨大优越性同时也对软件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通信软件的开发越来越复杂、维护和移植越来成本越高;另一方面,软件的应用需求越来越注重便于维护、移植和可负担等特性。现在流行的数据传输软件已经很多,文件传输协议也多种多样,进而对应有很多的文件传输工具,每种类型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突出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场合可能需要某些协议的一部分功能,而不是其全部功能。本文利用自适应通信环境作为系统开发平台,致力于设计一个具有高效性以及良好的扩展性数据传输系统的框架模型。该模型将各种操作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实现,以打破条块分割的制约,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设计数据传输应用程序时充分地考虑到高效性、健壮性、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等重要因素。在设计和实现阶段合理运用各种的设计模式,使系统具有高度模块化,易扩展,灵活高效等优点。在本文中,介绍了ACE框架的模型、系统层次结构以及为方便网络编程而设计的框架模式。利用已有框架提供的便利,并且针对数据传输系统的操作流程与特性,设计出一个适合数据传输的模型。论文最后,使用该模型实现了一个基本的FTP服务器功能,设计并实现了xxxx卫星应用系统地面通信分系统数据转发软件。
其他文献
图像分割是一种基础的视觉图像处理问题,其目的是把人们感兴趣的区域从图像中分割出来。图像分割在图像处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各个学科理论的不断发展,与特定
对等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网络中所有的结点都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两个网络结点之间都能够共享文件、传递消息。对等网络的目的是让一切网络成员享有“
在分布式自适应问题的背景下,本文首先着重从分布式方面化中间件平台的内核结构、分布式AOP实现方式以及平台框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目前主流分布式方面化中间件的研究现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推动存储系统在规模、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改变,朝着大规模、复杂化的方向演化。同时系统所服务的I/O 负载也呈现出多样性、不平衡性和动态性。而当前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中的非线性、冲击性、非对称性负荷显著增加,电能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的治理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改善和提高电能质量的首要前提是对电能质量扰动类型进行检测、分析与识别,只有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电能质量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分析,识别扰动的类型,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产生原因及主要
主元分析,提供了一种用低维数据来表示高维复杂数据最主要特征的途径。简单地说,主元分析在高维数据中寻找特征模式,使用更合理的坐标空间将分散在一组变量上的信息集中到某
通过虚拟机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机器上模拟出多个服务器,共享一个物理机器的硬件资源,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而如何为这些模拟出的虚拟机分配和管理好硬件资源是一个关键,尤其
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计算可视化等应用领域,常常涉及复杂三维模型的实时绘制与显示。随着图形真实感的需要以及模型和几何场景的高度细节化,对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计算
网格是一个分布、异构、开放的互联网并行环境。网格环境中的资源筛选和调度策略是网格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很多网格系统考虑了资源节点的身份验证,但是身份验证不足以
雾计算是在传感网络和数据中心之间的边缘服务器上构建的服务和应用,它将传感网络和数据中心的部分功能迁移过来,并提供有限的分布式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雾计算作为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