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追溯系统是一种以增进产品质量为目的,以信息处理为技术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全球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人们逐渐把可追溯系统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当中。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农产品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经济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1)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中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基本状况进行研究,明确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特征、分类及应用状况,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作者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功能。通过事后追溯系统模型和事前质量信号传递模型的分析,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原因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突出发生安全事件的概率、市场惩罚、商誉价值和实施成本对实施可追溯系统具有关键作用。 (3)在阐明可追溯系统涉及的经济主体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追踪流程和主要经济主体的作用。通过对追踪流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跟踪与追溯过程具有网状、发散的特点;通过对两阶段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的分析,阐明可追溯系统具有促进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作用;基于外部性理论,文中重点研究了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两个主体的作用。 (4)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案例分析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借鉴欧盟的经验和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可追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作者设计我国牛肉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方案,对现有方案进行改进,对企业实施方案后的成本、收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5)本文提出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三点建议。
其他文献
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内外交流越来越多,港口、物流发展重要性日益突出。现代物流的发展给口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改进和完善口岸通关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承担着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逐渐加深,扩展到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然而在其发展的同时,由其引发的安全事件也日益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应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网络组织形式不断涌现,例如战略联盟、合资企业、虚拟组织、业务外包、特许经营、联合研发和政府支持的技术项目等。网络是企业生存的环境,是企业吸收“新”知识的源泉,企业网络中蕴藏着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在网络化时代,企业构建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配置恰当的网络关系和结构以获取和消化自己所需的知识,然后通过内部有效的知识整合机制转化和利用这些知识于商业过程。但是,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