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追溯系统是一种以增进产品质量为目的,以信息处理为技术基础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全球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人们逐渐把可追溯系统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当中。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对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农产品国际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经济系统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1)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中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基本状况进行研究,明确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特征、分类及应用状况,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作者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功能。通过事后追溯系统模型和事前质量信号传递模型的分析,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原因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突出发生安全事件的概率、市场惩罚、商誉价值和实施成本对实施可追溯系统具有关键作用。
(3)在阐明可追溯系统涉及的经济主体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追踪流程和主要经济主体的作用。通过对追踪流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跟踪与追溯过程具有网状、发散的特点;通过对两阶段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的分析,阐明可追溯系统具有促进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作用;基于外部性理论,文中重点研究了私人企业和政府部门两个主体的作用。
(4)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案例分析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借鉴欧盟的经验和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可追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作者设计我国牛肉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方案,对现有方案进行改进,对企业实施方案后的成本、收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5)本文提出对农产品可追溯系统进行进一步研究的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