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yk41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媒体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蓬勃兴起掀起了崭新的时代,即微时代。微时代主要搭载的是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平台,它们的出现引发了各种观念的变革,产生了多种艺术现象,甚至重新定义了社会的新格局,并随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一现象同时也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有感于此,在立足前人的基础上,针对微时代的审美展开研究,从审美主体入手,深入到审美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接受心理,通过分析微时代的媒介及其人群的审美特征,阐明微时代对当代审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进而丰富完善关于微时代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对微时代审美的技术基础进行论述,分析艺术和技术的关系,从媒介平台的定义入手,着重分析微时代技术的艺术化,在人民大众的参与和互动共享的体验活动中,承载了更多的信息内容和更快的传播速度,构筑出一个艺术美学之网。其目的是证明媒介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作用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形成广泛性的审美体验。第二章,主要对微时代下人们的审美心理特征进行归纳,从审美接受角度去考虑,在微时代种种信息种种文本的包围下,人们的心理是如何展现,虽然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还是娱乐心理三者之间各有区别,但是都共同表明现代审美观念进一步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的精神快感体验。第三章,主要对微时代的文本艺术进行探讨,归纳出微时代其本身文本艺术的魅力。微时代鼓励读者和用户自己去参与文本创作,甚至于鼓励更多人们去参加到传播文本的活动中。微博、微信正是典型的代表,从微语言、微叙事和微图像等三方面重点解析其文本艺术特征,并解读它的美学效果。第四章,主要对微时代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微时代不同于以往信息时代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双向信息渠道和虚拟交互性,这反映出微时代的审美泛化和审美视觉化的美学特征,进而看到它对以后的审美存在着有利有弊的影响。第五章,主要对重建微时代的审美秩序提出建议,微时代的高度自由发展,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艺术问题或美学问题,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对微时代进行合理引导,对社会带来积极的艺术影响,已经成为现今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汇集媒介人、受众人群以及政府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力量,才能让微时代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 江苏昆山因琼花、并蒂莲和昆石三宝而名闻天下,历来就是旅游的热土。除了三宝之外,昆山还有一宝,那就是享誉百年的昆山奥灶面。
期刊
<正> (1)演示质量守恒定律。小盘秤盘中放半杯米汤,上悬一吸有碘酒的棉花团,把秤杆右端套在一铁丝圆环上,以防止秤杆大幅度上下摆动。移动秤砣使秤杆保持平衡。如图一。用快
日前,瑞士Addex制药公司完成了帕金森在研药ADX48621的两项I期临床实验,这种药物属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负效别构调节剂,它在药物释放方面进行了改良。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和青春期的特殊性,导致了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恋爱心理的诸多问题。针对其诱因,应该通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通过讲座等
微生物歧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本论文针对反应过程中,胞内物质浓度难于测试及底物与产物跨膜运输机理不清等问题,建立混杂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
采集江苏省太湖地区吴江市表层和亚表层的水稻土,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PAHs总量在表层水稻土中为219.5~1 628.6 μg&#183;kg-1,亚表层中
本论文进行了氨基甲酸酯类黏着斑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和Taurolidine的合成工艺研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一个多功能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研究发现FA
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将Ag AgCl乏极化电极固定在犬胃的贲门、幽门和胃底的浆膜上 ,导线从颈部皮下穿出。用生理多导仪记录正常犬胃肌电活动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静松灵对犬胃肌
通过引进国内外寒地小浆果种质资源,建立了黑河浆果种质源资异地保存库,使寒地小浆果种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研究和利用小浆果种质资源提供了原始材料。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各种“微”事物遍布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就是说微媒体的传播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大众化进程中,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