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对伪军工作及其影响——以苏中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新四军对伪军工作及其影响。苏中地区南临长江,东濒黄海,境内平原辽阔,河川纵横,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与日军占领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隔江对峙,是连接苏南、苏北、淮南、淮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日、伪、国、共必争之地。苏中抗日根据地建立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伪军数倍于抗日武装,处于军事政治上的暂时优势,因而苏中抗战也是长期的斗争。在抗战前期,由于种种因为,新四军对伪军政策缺乏灵活性和实用性,结果导致瓦解与争取伪军效果不大,但是,随着国际国内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新四军面临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前期有着采取对伪军僵化政策而不利其发展的教训,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为了摆脱逆境,新四军对伪军工作措施发生了灵活转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为了全面占领苏中,多次调集重兵对苏中地区进行“扫荡”、“清乡”。苏中新四军在兵力、装备皆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坚持原地斗争,运用各种斗争形式战胜敌人。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对日伪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斗争策略,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为夺取苏中抗战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体从1940年以后,苏中新四军在争取伪军的做法上确立了对不同立场的伪军采取弹性措施,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关系开展伪军工作,诸如利用短枪队等威胁手段来瓦解伪军和惩处汉奸;攻心为上,动摇争取伪军;利用帮会等各种社会关系渗透利用伪军;渗透、打入伪军内部,制造“白皮红心”;利用日伪或者伪军内部的矛盾分化伪军。   由于苏中新四军和苏中区党委弹性处理与伪军的关系,国内外环境又逐渐对伪军不利,所以瓦解与争取伪军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对伪军工作的开展可以使伪军避免与新四军发生冲突,甚至可以将伪军的辖区变成新四军与日军的缓冲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减少抗日根据地的损失;此外,苏中新四军甚至可以与伪军达成某种协定,互不侵犯,为根据地的发展赢得空间;在经济方面可以为苏中根据地的发展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如利用伪军为新四军购买武器弹药等紧缺物资。虽然苏中新四军对伪军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遗憾,在某些地区,由于新四军措施失当以及实力处于相对弱势,争取伪军工作的成果仍然不佳。苏中新四军在极为复杂的斗争环境里,创造性地运用了对日伪军的斗争策略,有效地保存了新四军的实力,极大地打击了侵华日军,孤立了最顽固的伪军,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根据地,为苏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中根据地对日伪军斗争策略的成功运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颇具魅力的一笔。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中主要应用的协议,包括H.32X协议和SIP协议,并简述了H.323和SIP协议下视频会议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工程设计,其涉及到的会场建筑及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自开商埠是晚清中国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后,面临国家民族危亡,在民族主义和“商战”思想驱动下,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项国家政策。从1898年三都澳、秦皇岛、岳州自开为起始,清末中国政
从1951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现在的欧盟,欧共体/欧盟就一直存在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问题。随着欧共体/欧盟的扩大以及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研究单边主义首先从其概念上开始,但对什么是单边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可以说众说纷纭。本文在对众多学者的定义予以辨析的基础上,指出单边主义的本质是无视甚至破坏
学位
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彩陶文化占有人类文化艺术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的一席.它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主要标志.彩陶艺术无论其造型、装饰纹样以及包彩运用方面,可
本文依据现有材料及近几年公布的部分解密档案,考察了1969-1998年间英国的北爱政策的演进,分析表明英国的北爱政策具有很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
学位
“东亚病夫”是中西文化在近代开始碰撞后,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共同描述的结果。它既指病国,也指病民,是对国家实力地位和国民身体素质的一种屈辱性定型。“东亚病夫”在传播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保守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出现了保守主义的政治复兴。本文从保守主义思想内涵为切入点,对当时保守主义复兴的动因及表现的规律做出分析与总结。文章在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