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金的可视化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shha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传感技术在灵敏度、响应时间,设备维护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开发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的传感器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纳米金具有表面效应强、生物相容性好、热传导效应优良等独特的性质,并且和其他纳米材料比较起来易于制备,故基于纳米金构建的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医学等领域。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基于酪氨酸修饰纳米金构建传感体系检测Cr3+/Pb2+。首先通过酪氨酸修饰制备了粒径为13nm的纳米金颗粒,利用酪氨酸与Cr3+/Pb2+离子的特异性结合,从而使纳米金团聚,体系颜色由红色变为蓝紫色,实现对Cr3+/Pb2+离子的可视化检测。实验对氯化钠浓度进行了优化,有效的降低了体系检测限和响应时间。并通过优化体系的pH,发现并实现了检测体系的可循环性。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Cr3+/Pb2+进行检测,其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0nmol/L和50nmol/L,卡方值均在0.99以上。实验还通过加入13种不同的金属离子来证明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而且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模拟样品的检测,因此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短、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以将其应用于Cr3+/Pb2+的现场检测。  (2)基于AuNPs的高灵敏DNA生物传感器构建。首先对探针DNA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实验中对PDDA浓度、探针DNA浓度、Mg2+浓度、pH以及探针DNA和目标DNA的杂交条件进行探讨,发现最佳杂交条件为:37℃水浴1h。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改变目标DNA的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其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0.01nmol/L,卡方值达到0.99以上。随后通过设计两个错配DNA序列证明了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时为了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实验还设计另一DNA片段用于卡那霉素的检测,其最低检测限可达到0.1nmol/L,同样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最后分别通过DLS和TEM以及Zeta电位测试对体系进行表征,进一步证明该检测体系的可行性及其机理。  本课题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检测限较高、检测时间较长、不能实时检测等缺点,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由于其广泛存在和它在大气、生物体及高等植物中的特殊而多样性的功能,NO的研究已经赢得了生物界、医学界、化学界等的
本研究对七种/株原甲藻核糖体RNA基因(rDNA,包括18SrDNA、5.8SrDNA及28SrDNA的5部分序列)及其ITS序列区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将序列信息与从GenBank上下载的一些相关序列一
中国沿海的风暴潮灾害位于所有海洋灾害之首,每年风暴潮灾害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开展风暴潮的模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取风暴潮灾害多发的台湾海峡作
海洋细菌是浮游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再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微食物环和微型生物碳泵的主角,海洋细菌与溶解性有机碳之间的关系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