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网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较深入地研究青少年上网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及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对武汉市710份有效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力求从整体上对中学生上网需求与上网互动因素、上网主客观因素这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揭示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有关部门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教育,以及制定有关的办法、政策、法规提供参考性意见。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阐明了研究的目的意义,综述了有关文献,说明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抽样情况。 第二章着重研究了中学生上网互动因素与中学生上网需求程度的关系,发现中学生上网互动因素与他们上网需求程度密切相关。当中学生上网习已为常并很容易上网时,他们对上网需求的强烈程度降低,相反那些不容易有上网机会,家长设置种种障碍不让上网的中学生更加迫切需要上网。 第三章在第二章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引入中学生主客观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中学生上网互动因素和上网需求关系进行多因方差分析,发现中学生上网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中学生上网互动因素,从而导致中学生上网需求程度存在差异。本章分析结果还显示出在众多主客观因素中有9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别从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家庭环境、学校班级环境对中学生产生影响,它们是: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创新精神、对自身修养的评价、家里上网情况、家庭关系和睦程度、对有关法规的了解程度、与班级的关系状况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因素是:家庭关系和睦程度、对有关法规的了解程度、对自身修养的评价。 第四章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索性研究了影响中学生上网需求内容的因素体系,因为上网需求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研究个体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共设计四大因素共21个变量分别是:中学生生理心理条件、中学生家庭条件、中学生班级、学校和社会条件、中学生上网互动的因素。在研究中发现,由于是一种探索性研究并且分析因素众多,因此,某些结果出现可信度不高的情况,这说明中学生上网需求及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还需将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开展更深入研究。尽管某些分析结果可信度不高,但有一些分析结果仍具有较重要的价值:一是对情感需求更有影响力的3个因素依次是:上网互动的深度;使用网络功能状况;追求时尚的个性状况。二是对行事需求更有影响力的5个因素依次是:上网互动的深度;上网互动的频度;对自身修养的评价:你的学习情况。三是对求知需求更有影响力的8个因素依次是:每次上网时间;上网互动的深度;与班级同学上网状况;与父母交流情况;对自身修养的评价;家长的文化程度;与班级关系状况;上网互动的频度。 第五章概括说明了全文主要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指出由于受研究条件和方法的限制,有些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待从更多方面检验。
其他文献
镁基非晶态合金因具有轻质高强度的优点,同时又表现出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而受到关注,但由于金属玻璃类似于脆性材料的力学行为,限制了它的应用。本工作通过对材料的设计,选取Mg65
<正>媒体融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没有一种模式可以立竿见影、一劳永逸地完成媒体融合。新兴媒体环境中,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竞争环境变化迅速,产品创新不断迭代,传统媒体要适
苏轼为什么能成为蜚声中外、名垂千古的文化巨人?有诸多主客观原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文章着重探讨苏轼的人生理念特别是体现对人生的根本看法的人生观对他成就大业所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6家MDI生产企业,产能达到302万吨/年,同比增长15.3%。产量约196.8万吨,同比增长4.8%。随着新建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的整体产能和需求相比已经过剩,2015
本文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有限元理论分析、前后处理系统、冲压成形的关键参数和冲压模拟分析。文章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
为给太子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太子参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土壤pH在4月中旬(6.05)和6月初(6.18)分别出现峰值;水分变化无
为了解贵阳市乌当区太子参和种植土壤中K、P、S等14种元素的含量,以及元素对太子参道地性的影响,同时为乌当区发展太子参产业提供参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离子体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血压、颅内压、出血量、病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54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幕上
火电大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多变量耦合系统。在负荷变化时风、煤如何配合,使其既能快速响应负荷需求又能保证燃烧的经济性,这就需要将燃烧控制系统作为一个协
随着我国农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消费者消费意识与消费方式的持续转变,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电商作为"绿色转型、美丽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