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各方面成绩显著。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条件各有差异,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各不相同,地区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其中,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异。城乡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合理的差异能给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但差异过大不仅会阻碍经济发展,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而城乡收入差异是衡量城乡差异最直接的指标。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日益扩大,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本文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异空间分异展开研究。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全省立足于资源优势,使得城市和农村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也随之变化。本文在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城乡收入比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来研究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并用GIS软件做成地图来分析城乡收入差异的空间分异格局。本文从与全国的比较分析和县级层面对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展开研究,每个层面都将城镇居民收入差异、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城乡收入差异进行具体分析。与全国的比较分析主要是从时间维度展开,通过搜集历年城乡居民收入的统计数据来研究山西省城乡收入差异的变化规律。县级层面从空间维度上展开研究,选取3个时间断面研究城乡收入差异的现状及演变规律。空间维度上利用GIS作图来表现空间分异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空间分异的研究,探索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总结本文的结论,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本文包括了六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居民收入差异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选取城乡收入比、变异系数和GIS分层设色法展开研究。搜集相关数据,将山西省与全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县级层面上,选取3个时间断面并结合GIS软件来分析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然后对其分异进行类型划分:根据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把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分为城乡收入双高型、城乡收入一高一低型、城乡收入双低型,每类又根据城乡收入差异的高低分为A、B类,并用GIS表现出来。第四部分: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禀赋、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五个方面。第五部分: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对策。具体有:调整单一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发挥城市增长极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第六部分:本文的结论和不足。